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COX-2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26例早中期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COX-2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所有病例被分为COX-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其中高表达组有32例(25.4%),低表达组有94例(74.6%)。COX-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均无相关。然而,高表达的COX-2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P〈0.05)。两组之间生存率具有显著差异(P=0.0067),COX-2高表达组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潜在的预后因素中(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COX-2表达),COX-2表达和Dukes分期可作为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独立预后因素,COX-2的检测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结论 高表达的COX-2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COX-2的检测町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琐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应用组织芯片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异位甲状腺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9例异位甲状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9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辅以放、化疗。术后随访 ,5年存活率为 5 2 .0 % ,最长 1例已存活 2 4年。结论 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异位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术后给予辅助性放、化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螺旋水刀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水刀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一组术中应用螺旋水刀进行分离盆腔;另一组不使用螺旋水刀而使用电刀及常规方法分离盆腔。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吻合口漏、住院天数、术后局部复发率、暂时性排泄功能紊乱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两组在术中所用时间、出血量、术后暂时性排尿功能紊乱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天数、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螺旋水刀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分离术野清晰、出血少、不易损伤自主神经,尤其对于降低术后暂时性排尿功能紊乱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水刀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一组术中应用螺旋水刀进行分离盆腔;另一组不使用螺旋水刀而使用电刀及常规方法分离盆腔。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吻合口漏、住院天数、术后局部复发率、暂时性排泄功能紊乱等方面的差别。结果两组在术中所用时间、出血量、术后暂时性排尿功能紊乱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天数、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螺旋水刀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分离术野清晰、出血少、不易损伤自主神经,尤其对于降低术后暂时性排尿功能紊乱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诊断以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6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人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处理经过及措施。结果:6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人术后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各种并发症,通过严密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保证了病人术后的顺利恢复。结论:术中细致操作、术后严密的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预防和避免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发伤患者肠道损伤早期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发伤中腹部闭合性肠道损伤常因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而被掩盖,给临床诊治造成一定困难.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常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笔者总结1995-2004年我院收治和外院转来的34例多发伤患者肠道损伤早期漏诊误诊的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COX-2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26例早中期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COX-2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所有病例被分为COX-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其中高表达组有32例(25.4%),低表达组有94例(74.6%)。COX-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均无相关。然而,高表达的COX-2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P<0.05)。两组之间生存率具有显著差异(P=0.0067),COX-2高表达组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潜在的预后因素中(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COX-2表达),COX-2表达和Dukes分期可作为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独立预后因素,COX-2的检测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结论 高表达的COX-2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COX-2的检测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应用组织芯片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