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肛门周围神经分布丰富,在痔环切除术后,手术部位疼痛较其他手术剧烈。为此,我科应用蛛网膜下腔预注小剂量吗啡的方法行术后镇痛。现报告如下。 方法选择L3~4间隙行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  相似文献   
2.
男,66岁。因胆总管结石、胆囊炎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年,于半年前停服复方降压片改为饮绞股蓝茶,血压21/12kPa左右。3年前发生脑血管意外,右侧偏瘫,经内科综合治疗痊愈。近期无洋地黄制剂应用史。入院体检:血压21.3/12kPa,脉搏80次/...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系统疾患,发生下肢外伤和骨折时,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等高危事件,对手术麻醉要求较高。等比重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6岁,左胸部被刀刺伤约40min入院,测BP:8/4kPa,P:130次/min,R:25次/min,面色苍白,神志淡漠,左胸第五肋间距胸骨约10cm处有3-4cm长整齐伤口,随呼气有气血浇出,左下肺呼吸音消失,心音遥远低纯,HR:130次/min,律齐,ECG示:窦性心动过速,STv1-v5下移0.01-0.05mV。入院诊断:1)心肺贯穿伤?2)失血性休克。3)急性心包填塞。立即快速补液,输血,同时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患者在搬动至手术台上时有大量气血随伤口溢出,血压测不清,立即加压输液输血袋增加速度,血压渐至10/8kPa,同时快速麻醉诱导气管插…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比长托宁和东莨菪碱作为术前用药分别用于颈丛麻醉时对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颈丛麻醉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溶液组(A组,n=20)、东莨菪碱组(B组,n=20)、长托宁组(C组,n=20),麻醉前15 min A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1 ml,B组静脉注射东莨菪碱0.3 mg(1 ml),C组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1 ml)。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和一侧颈深丛神经阻滞,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15 min及麻醉后5、10、15、20 min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 A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SBP、DBP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大部分时间点HR、SBP、DBP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较麻醉前15 min均有差异(P〈0.05)。C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麻醉后各时间点HR、SBP、DBP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托宁能够有效地预防颈丛麻醉导致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较东莨菪碱更适合于作为颈丛麻醉的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6.
弹性引导管芯、自制负压检测仪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弹性引导管芯、自制负压检测仪联合应用在困难气管插管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37例直接喉镜下声门显露分级(Cormach-Lehane分级)Ⅲ~Ⅳ级意外困难插管患者,先采用常规铜质管芯塑形气管导管后直接喉镜下试插管,若试插两次失败者改用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常规试插管和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后均按顺序通过,(1)自制负压检测仪;(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检测装置结合听诊法检测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与否.分别记录常规试插管的次数、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一次性成功插管例数、所用时间、自制负压检测仪和PETCO2检测装置结合听诊法检测气管导管位置吻合的例数以及术后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37例患者常规试插两次均失败.改用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后34例一次试插成功(92%),3例两次试插成功;插管时间17~51 8,平均28 8(中位数M).自制负压检测仪和PETCO2检测装置结合听诊法检测气管导管位置的结果完全吻合.术后24~48 h随访所有患者均未见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弹性引导管芯、自制负压检测仪联合在困难气管插管术中应用,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能快速判断导管位置,其结果准确可靠,气道损伤小.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96年7月1日出诊时发现1例达足月异位妊娠,经手术及病检证实为卵巢妊娠。报道如下。患者女,46岁,末次月经1995年8月21日,预产期1996年5月28日。孕早期无明显异常,孕20周后自觉胎动,孕36周B超示宫内单胎妊娠,胎儿存活。因孕44...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与安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恢复质量和用药相关费用。方法ASAⅠ或Ⅱ级,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L组)和全麻组(Q组),分别以安氟醚、安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钱维持麻醉。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后主诉需要镇痛药的例次;术后24h访视患者,记录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用药相关费用。结果两种麻醉方式术毕呼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的差异元统计学意义,L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早于Q组,其拔管后主诉需要镇痛药者也少于Q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麻醉用药相关费用明显低于Q组(P〈0.01)。结论两种麻醉方式苏醒速度相近,L组苏醒质量较好,恢复期疼痛较少,麻醉用药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选择60例住院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年龄38~60岁,ASAⅠ或Ⅱ级,无冠心病、高血压、重度贫血和内分泌疾病。于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妥钠100mg、阿托品0.5mg。随机分为CSEA组(A组)和硬外麻醉组(B组)。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2 1岁 ,军人 ,因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减压、颅内血肿清除及气管切开术。术毕送ICU病房 ,术后1 0d神志渐清 ,时呈嗜睡状 ,无发热、呼吸道感染 ,痰少 ,无咯血。两天后行高压氧治疗 ,治疗中患者平卧位 ,有轻度呛咳 ,无痰。当晚在病房突然剧烈呛咳 ,伴喷射状咯鲜血 ,静脉快速给立止血无效 ,氧饱和度由 96 %降至 80 % ,见气管套管与皮肤切口间同时随咳嗽有鲜血溢出 ,考虑近切口处气管内粘膜出血 ,立即取出气管套管 ,置一内径为6 5mm气管导管 ,深度为气囊完全进入气管切口内 ,气囊充足气 (1 5ml约30cmH2 O) ,气管导管距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