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一,女,5岁。从小歪头,转眼时睑裂变小。视力:右眼1.0,左眼0.9,眼位正,左眼内转时睑裂变小,3mm,眼球轻度上斜,明显后退。外转时睑裂7mm。眼球运动,左眼外转时稍过中线,内转时稍受限。代偿头位:头向左肩倾。  相似文献   
2.
眼眶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国内报告较少。我院自1980年8月~1978年1月共收治六例,报告如下。例1 女55岁住院号242007 因左眼球突出7个月,于1980年8月5日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4,左眼0.2。左眼球向内下方移位,眼球突出度右12mm,左19mm,眶距89mm。左眼眶外上缘可触及2.5×2.5cm 的肿瘤,紧贴眶骨,质硬,表面光滑,固定,触痛,眼底正常。左眼未见异常。X 光片:左眼眶外侧骨质稀疏,密度不均,边缘模糊。胸透正常。入院3天后行左眼眶内容剜出术,术中见肿瘤约4×3×2cm,质硬,紧贴骨膜,眶上壁中央区极薄,有一1.2×0.8cm骨质缺损区,术中有清水样液体自眶顶骨破坏区外溢,视神经孔及眶上裂均为肿瘤组织占据。病理检查:眶尖可见癌组织,手术切缘有癌组织。病理诊断:左眼眶腺样囊性  相似文献   
3.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中比较棘手的护理问题,目前医院骨科系统发病率为2%~7%[1]。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现对中药、西药局部治疗压疮进行综述,其取材方便、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应用。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压疮局部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王蓉  刘真  唐侠 《山东医药》2002,42(16):21-22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 athy ,DR)是危害视力的主要眼底病之一 ,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为激光光凝术 ,而有效光斑的数量是控制本病的主要因素 ,产生有效光斑的激光参数需根据患者的眼底情况、屈光间质状况而选择。 1999年 12月~2 0 0 1年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18例开角型青光眼、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20例正常对照组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并进行比较。结果:开角型青光眼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急性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而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角型青光眼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均较闭角型青光眼显著升高(P<0.01~P<0.05);急性闭角型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具有高粘滞血症,是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潜在性危险因素;高血粘度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上对开角型青光眼较对闭角型青光眼起着更为直接、重要的作用;高血粘度在急性闭角型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均起着导致眼内微循环障碍、睫状体部位淤血、水肿,加速前房角关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从免疫学角度研究发现视网膜脱离病的发生与许多免疫因素有关。因而,对本疾病网膜下液中免疫成分的分析就更为重要。本文报道这方面的检测。 一、材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均为明确诊断的本院住院病  相似文献   
7.
唐侠  马红玲 《淮海医药》2008,26(3):267-268
目的探讨复杂性髋白骨折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07年6月18例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特点,总结最佳效果的护理对策。结果18例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采用规范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康复率100%,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1%。结论复杂性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其特点:患者伤势重、出血量多、护理难度大、机体恢复慢、患者情绪不稳定。护理工作应做到三到位。即:心理护理到位、病情观察到位、康复护理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 对203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或总胆固醇(TC)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血管造影特点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组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降低,三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受累比例增高,视网膜病变亦增多并趋于严重,而其在TC异常组与TC正常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与血糖、年龄、甘油三酯、性别等因素相关,视网膜病变程度与血糖和年龄相关。结论 不同年龄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年龄的增长能同时加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和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脂及增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造影及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按年龄、血脂及年龄与血脂分组,对203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造影及微量蛋白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冠状动脉四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LM)受累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严重,24h尿微量蛋白定量高;TC异常组与TC正常组相比,CAG、FFA及24h尿微量蛋白定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血脂进行交叉分组对比分析,TC正常高龄组较TC异常低龄组冠状动脉四支血管病变及LM受累多,DR严重,24h尿微量蛋白定量高。结论 TC降低不能改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及微量蛋白尿特征随增龄而改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74~1985年共收治球后视神经炎67例,110只眼。现就病因与治疗问题试作分析。67例中男31例,女36例。年龄1~76岁,其中40岁以下57例。一、病期:从发病到医院短者1天,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