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目的;对比接受肺叶或亚肺叶切除术的IA 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结局的差异,建立针对IA 期 NSCLC术后总生存率(overll survival,OS)的 Nomogmm 预测模型。方法∶对 SEER 数据库于2008~2016年期间记录的IA期NSCLC 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肺叶与亚肺叶切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通过 Kaplan-Meier(K-M)法对不同术式的生存资料进行描述,采用 Log- rank 检验对生存曲线进行比较,并对 PSM后的 IA期 NSCLC 患者可能影响术后 OS 的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 COX 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基于 COX 多因素回归结果,建立量化评估预后的 Nomogram 预测模型。最后,分别以 C-index 与时间依赖 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以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共计收集到符合入组要求的IA 期 NSCL 患者19 90 例,经 PSM 对不同术式基线资料平衡后,最终纳入肺叶切除组与亚肺叶切除组各1964 例。K-M法示肺叶切除组 OS优于亚肺叶切除组(P<0.05)。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种族,病理级别,病理类型、清扫淋巴结数、病灶大小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 IA 期 NSCLC 术后 OS 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多因素结果,建立的 Nomogram 预后模型对各因子量化评分。区分度显示;C-index =0.700(95%C;0.694~0.705),相应的1、3、5 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 ,0.714、0.716;校准度显示∶校准曲线上模型1、3、5 年预测值与实际观察值拟合较好。结论∶本研究基于 SFER 数据库分析 IA 期 NSCLC 发现,肺叶切除术相较于亚肺叶切除组能够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研究建立了对于 IA 期 NSCLC 的预后模型;经检验,建立的 Nomogram 预后模型表现出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肺部结节的手术疗效.方法:统计26例结直肠癌合并肺部结节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资料,随访并分析其生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术后死亡.1例吻合口瘘经过常规处理2周后顺利愈合.术后病检11例肺部结节为良性,15例为肠道肿瘤的远处转移.2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生存时间43.5月,中位生存时间40.0月.按肺部结节性质分为肺部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非转移组平均生存时间48.9月,中位生存时间49.0月;转移组平均生存时间36.0月,中位生存时间37.0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非转移组好于转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结论:合并肺部结节的结直肠癌患者,行原发灶及肺部结节同时切除治疗,其手术安全、可行,且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肺部结节的手术疗效。方法:统计26例结直肠癌合并肺部结节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资料,随访并分析其生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术后死亡。1例吻合口瘘经过常规处理2周后顺利愈合。术后病检11例肺部结节为良性,15例为肠道肿瘤的远处转移。2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生存时间43.5月,中位生存时间40.0月。按肺部结节性质分为肺部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非转移组平均生存时间48.9月,中位生存时间49.0月;转移组平均生存时间36.0月,中位生存时间37.0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非转移组好于转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结论:合并肺部结节的结直肠癌患者,行原发灶及肺部结节同时切除治疗,其手术安全、可行,且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发育性静脉畸形(CDVA)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3月确诊的9例CDVA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9例患者中头晕4例(4/9)、头痛4例(4/9)、恶心不适2例(2/9)、站立不稳1例((1/9)、小脑出血史1例(1/9),眼部症状行眼科检查偶然发现小脑CDVA 1例(1/9)。病变部位:病变位于幕上4例(4/9),幕下5例(5/9)。影像学特点:CT增强及重建、MRI的T1W1增强、SWI,MRA及DSA静脉期像均可显示出髓静脉及其形成的特征性"海蛇头"征象和其引流静脉。结论:CT,MRI,DSA影像学方法均可用于CDVA的诊断,在临床实践中需根据需要优化选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再手术治疗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再次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统计33例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的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初次与再次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分析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33例中有23例(69.7%)行根治性切除术,10例行姑息性切除术。再次手术的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伤口感染的发生率高,其中手术时间、出血量、肺部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全组1,2,3及4年生存率分别为96.8%、50.8%、28.6%及19.1%。根治性切除组的1,2,3及4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5.4%、37.4%及24.9%,姑息性切除术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0.0%和20.0%,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1.038,P=0.001)。年龄及再次手术后放化疗不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严格选择患者、作好围术期充分准备和相应治疗,再次手术仍然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可切除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可切除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手术治疗,促进手术疗效的提高。方法:根据肿瘤的部位、吻合的时期不同分为右半结肠癌组、左半结肠癌1期吻合组以及左半结肠癌2期吻合组,比较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并发症吻合口瘘、术区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不同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左半结肠癌1期吻合组的术区感染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作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提示肿瘤部位、吻合时期、合并症是结肠癌肠梗阻急诊手术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2.9%、60.7%、19.0%和96.7%、73.3%、27.2%,两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212,P=0.271)。左半结肠癌1期与2期吻合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0.0%、40.0%、26.7%和94.4%、72.2%、16.7%,两生存曲线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Х^2=0.122,P=0.726)。结论: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行l期吻合的并发症机率较高;肿瘤部位、吻合时期、合并症3个因素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1期切除肿瘤基础上,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比较,以及左半结肠癌1期吻合与2期吻合比较,生存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动高血压又称运动性血压过高,是指在一定运动负荷下,运动过程中或刚刚结束时血压异常升高的现象,运动高血压多发生在年龄偏大的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运动血压异常升高.1983年Dlin首次提出运动血压可以预测未来血压状况,如果出现运动高血压则其未来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大大增加.一些试验也支持运动高血压可能是一个新的潜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运动高血压对冠心病[1-3]、心肌肥厚[4]及卒中[5]等有预测价值,本文就运动高血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运动高血压的机制1.神经体液机制: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植物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1)植物神经系统:运动时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在血压调控中占主导地位,一些试验支持运动高血压的发生和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有关.有学者发现[6],运动血压反应过度者运动时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运动血压正常者,提示运动高血压者伴有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还有研究通过心率变异性来评价运动高血压者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发现运动血压偏高者的交感神经活性在静息和运动时均偏高,而副交感神经活性均偏低.Sun等[7]将小鼠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基因敲除,造成肾上腺素缺乏.这些小鼠表现为静息时血压正常,而运动时血压升高,提示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以抑制血压异常升高.(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Shim等[8]测定了运动高血压组和运动血压正常组运动前和运动峰值时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发现运动高血压组运动试验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显著升高,提示AngⅡ/AngⅡ受体通路在运动高血压的发生中可能起关键作用.有研究也发现对于伴有运动高血压的静息血压正常者给予AngⅡ受体拮抗剂2周,可以使运动峰值血压降低33 mm Hg(1mm Hg=0.133 kPa),该结果支持AngⅡ过度分泌是运动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外科手术方式的循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外科领域不断涌现出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如腹腔镜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骨科不同部位应用的探索、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等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手段及手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时心率对Revolution CT单个心动周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的可诊断性及有效辐射剂量(ED).方法 收集经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左前降支MB-MCA受检者154例,记录即时心率分为Ⅰ~Ⅳ组,Ⅰ组43例(<70 bpm),Ⅱ组41例(70~80 bpm),Ⅲ组3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