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风湿灵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口服风湿灵胶囊,对照组30例口服适络特胶囊,连续治疗6月。结果:观察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湿灵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96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按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患肢蜡疗联合TDP神灯照射疗法,观察并记录术后1周内并发症及护理问题.结果 术口疼痛Ⅱ度以上对照组33例,实验组12例;术口水肿(++)以上对照组33例,实验组12例;两组患者在术口疼痛、水肿、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蜡疗联合TDP神灯照射疗法,对预防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水肿、疼痛等护理问题效果显著,对预防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护理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东鸣 《河南中医》2014,(4):664-66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相关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BGP、ALP、U—Pyd/Cr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2月Oswestry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弥补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不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在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骨伤科实习的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CTTM,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教学结束后通过知识考核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分、实践技能操作及病历分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理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案例理解程度、综合分析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的提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CTTM可提高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满意度高,是一种临床带教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活动受限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治疗的效果影响到患者日后生活质量,一般治疗以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为主,而内治法多强调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中医理论中有“肝主筋,膝为筋之府”的认识,近年来笔者应用养肝柔筋方加减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西方化,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粉碎性不稳定骨折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我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mtaion,PFNA)治疗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常见部位多为四肢关节及腰部软组织损伤或筋膜拉伤部位。通过积极治疗,大多可以治愈,有一部分未经正规治疗则转化成慢性软组织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我科自主研发太平圣惠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患者,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本院因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术口感染、假体脱出、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0±1.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45.5±3.0)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积极的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术口感染、假体脱出、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按照实际治疗方式将我院收治的55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股骨头部分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