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淋巴丝虫病为东南亚、西太平洋及南太平洋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此为慢性病,丝虫之成虫寄生于淋巴管或淋巴结,长达10-18年之久,致淋巴循环受阻塞而形成象皮病。根据微丝蚴在人体末梢血液之出现时间,分为日间和夜间之周期型与亚周期型。媒介多达40余种。防治方法主要赖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预期以现有的药物可于2020年消灭全球之淋巴丝虫病。本将班氏丝虫、马未丝虫及旁汶丝虫发现之经过,微丝蚴定期性,病媒蚊种及防治原则,作了相当完整的综述。笔曾在中所提及的多数国家实地防治丝虫病。  相似文献   
2.
中国初期防疟工作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防疟工作开始于 194 0年 ,由云南遮放疟疾研究所施行。虽然规模很小 ,但进行得较有系统。该所名义上是前中国卫生署与美国罗氏基金社 (Rock-feller Foundation)合办 ,实际是后者负责一切 ,并由该社驻沪的远东代表 (M.C.Balfour)筹设 (为省篇幅 ,本文中的姓名皆未加称谓 ,并无不敬之意 )。抗日战争开始后 ,我国大部分海岸线被日军封锁 ,为从仰光输入物资 ,遂修筑一条长约 10 0 0 km由昆明到畹町 (中缅边界 )的滇缅公路。云南疟疾为患 ,在唐朝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提及 :“闻道云南有泸水 ,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 ,未过十…  相似文献   
3.
台湾卫生害虫之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登革热在台湾大流行,有关单位鼓励并支持专家学者,研究及实地施行防制卫生害虫。本文略述台湾的蚊,蠛蠓,蝇,猫蚤,头虱,蟑螂及室尘螨之生态与防制的研究成果。台湾卫生害虫的文献目录亦予编集。  相似文献   
4.
日本脑炎仅流行于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区各地。此病由动物偶然传给人体,但不能由人体传给他人。主要媒介为三带喙库蚊。防治方法唯赖疫苗接种人体及猪等。本文简述台湾省及韩国日本脑炎之流行与防治。  相似文献   
5.
中国蚊类及蚊媒病早期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综述中国大陆及台湾省,有关蚊类及蚊媒病(主要是疟疾与丝虫病)的初期迄1950年的研究进展,并附录研究的机构及工作人员,特存录多篇献,可见前辈们的业绩,使化积累受到尊重。  相似文献   
6.
最近10年,海峡两岸虫鼠防制的学术交流积极进行,两岸组团互访,举办防治技术研讨会,交换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本文列举台湾的虫鼠防制研究机构及工作人员,与大陆同仁参照联系。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区的登革热防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典型登革热及另一型死亡率较高的出血登革热,为近年来流行最严重的蚊媒病,威胁世界各地约二十五亿人口。目前尚无特效药及疫苗,故防治唯赖防制病媒蚊,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清除蚊幼虫孳生源。本综述东南亚区(印度、印尼、缅甸及泰国)和西太平洋区(澳洲、柬埔寨、中国、老挝、马来西亚、菲列宾、新加坡、越南与南太平洋的几个岛国)的登革热流行略况。  相似文献   
8.
台湾省的登革热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1年台湾省屏东琉球乡发生光复后的首次登革热爆发。1987年又在高雄地区发生流行,仅靠喷洒杀虫刺未能遏阻,即改用全民参与,清除埃及伊蚊幼虫孳生地,辅以喷药。经过1989年一年的努力,至年底全省仅有本土确诊病例16例,防冶率达99%,至1990年再无本土新病例发生。疫情控制后,放松了对媒介的控制,未能坚持彻底清除孳生地的措施.导致1991年登革热再度流行。1995年又在台北及台中首次发生,该地媒介为白纹伊蚊,无埃及伊蚊存在。  相似文献   
9.
1993年秋 ,周钦贤陪同中华环境有害生物防治协会理事长徐尔烈教授和台湾糖业研究所王博优研究员 ,赴山东青岛参加“中国鼠害与卫生虫害防制协会”之学术年会 ,在会中建议应编辑有关卫生害虫及杀虫 (灭鼠 )之两岸译名对照表 ,俾读者易于参考。其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汪诚信研究员即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朱成璞教授合编“海峡两岸杀虫灭鼠译汉名对照表” ,登载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4年第 5期 399页 ,文中之台湾译名则源自周钦贤编著的《环境卫生害虫防治手册》(行政院环保署印制 ) 1989年版 6 2~ 6 4页。海峡两…  相似文献   
10.
台湾省的疟疾根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台湾于1946年在南部设立疟疾研究所,负责疟疾与蚊虫调查,媒介测定,防治研究与培训,在1952-1956年攻击防治期,每年对疟 区一部住房和牲畜棚实施DDTI事留喷洒,喷洒前每年发生的疟疾病例超过100万,1953年降至40万例,到1956年仅报道676例,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价结果显示,连续三年来未发现当地原发病例,疟区喷洒3-5年后除在少数边远地区存在媒介幼虫外,住房和牲畜棚内未再发现媒介蚊虫,所以,WHO于1965年颁发了(台湾)根除疟疾证书,此后,进入对输入病例严格监测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