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腹水是内科常见疾病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引起腹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化,俗称“臌胀病”。临床上对如卧床、限钠、限水、利尿、抗炎、补充白蛋白等综合治疗6周以上无效者称为顽固性腹水。大量腹水加重了病情的发展,且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生存质量下降。我院自2001年底引进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技术,对53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了53次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5~1997年,我院共收治肝炎肝硬化患者195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5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5例患者均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主要合并症有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等。男性124例,女性71例,年龄在23~57岁之间,平均45岁。1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2004年1月开始用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50年代三日疟在我国呈散在发生,以后病例很少,1984年全国仅有8例报告,其中6例均是输血感染,分布在广东、广西和湖南三省。1986年6月,在浙江省永康县发现一例输入性患者。 患者系男性,20岁,永康县石柱乡农民。因畏寒、发热和头晕10d,于1986年6月14日入院。患者每天上午畏寒,继以发热,持续3~4h,至午后退热。曾在当地血检,未查到疟原虫。6月13日通过对外出返回流动人口的主动侦查血检,查到典型的三日疟原虫,确诊为三日疟。患者曾于1986年3月4日至中缅边境,以镶牙为业,巡回于农村。当地蚊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型人工肝联合内科治疗乙肝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9月本科收治的乙肝肝衰竭病例共109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行单纯内科综合治疗)和治疗组(单纯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治疗),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不良反应、肝功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7%vs 55.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型人工肝治疗乙肝肝衰竭效果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连鑫 《肝脏》1997,2(1):61-62
为了观察甘利欣(甘草酸二胺)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我院对1995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别采用注射液及甘利欣胶囊与强力宁注射液及甘草甜素片进行了分组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美能治疗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260例抗结核药所致的中重度药物性肝损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美能,对照组采用阿拓莫兰与苦黄联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均较好,TBil、ALT、ESR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为:治疗组总有效率95.4%、96.9%、90.8%,对照组总有效率92.3%、93.8%、88.5%。但治疗组肝功能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中有效治疗者TBil、AIJT、ESR恢复的平均时间分别为:治疗组(16.3±0.3)、(12.1±0.2)、(17.5±0.3)天,对照组(27,9±0.6)、(23.3±0.3)、(27.4±0.4)天。结论美能治疗中重度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害效果良好,能更有效纺止因发生肝损害而中断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死者,男,39岁,浙江省永康县人,以外出镶牙为业。生前曾外出到云南等地巡回镶牙,先后3次进入缅甸境內长达114d,其间常有露宿史。1989年5月1日在缅甸境內发病,出现寒颤、高热、头痛。一周后返回原籍,途中持续发热,伴有胸闷、气急、腰痛、尿赤,未用过任何抗疟药。在本村医疗站和当地卫生院抗炎及按流行性出血热治疗无效,病情逐渐加重、恶化而于5月13日凌晨1:30转入县人民医院抢救。查体BP10.664/6.665kPa。P100次/分,T36.6℃,R44次/分,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