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笔者采用氦氖激光麻醉拔除87颗牙齿,取得满意效果。兹报告于下:一般资料用激光麻醉拔除67人,共87颗牙齿。其中男40人,牙齿54颗;女27人,33颗牙。年龄自4岁至80岁。切牙22颗;单尖牙5颗;双尖牙及磨牙60颗。麻醉方法①激光器:用长春激光电器厂生产的氦氖激光器,8mw,6328(?),光斑0.5cm。②照射穴位:上颌1~Ⅲ牙取同侧四白穴;上颌Ⅳ~Ⅷ牙取同侧颧髎穴;下颌各牙取同侧颊车穴。均以同侧合谷穴为辅  相似文献   
2.
周诺 《广西医学》1994,16(4):334-337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髂嵴游离骨组织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回顾21例应用游离髂嵴骨组织即时修复下颌骨缺损,对手术方法、术中、术后处理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用髂嵴游离骨组织修复下颌骨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87.5%),能进行即刻种植体植入.结论:对不能开展显微外科的医院,下颌骨缺损患者用游离髂嵴骨组织修复仍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0期舌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atic node,SLN)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术中亚甲蓝示踪法对临床N0期(cN0)舌癌22例进行SLN示踪,对比SLN活检术与颈清扫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结果:22例舌癌检出SLN 21例,检出率为95.4%,共检出51个SLN,平均每例2.3个,其中发现6例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灶,转移率为27.2%.结论:术中亚甲蓝示踪法能有效地对舌癌进行SLN示踪;SLN活检能准确地预测N0期舌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可能减少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颈清范围.  相似文献   
5.
李华  周诺 《山东医药》2012,52(14):94-96
牵张成骨是一种利用骨痂愈合机制产生新骨的内源性组织工程学技术,随着该技术在临床上的逐渐推广应用,如何更加有效准确地评价新生骨成熟度成为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将牵张成骨新生骨组织评价方法的研究应用进展情况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MP-2基因修饰自体BMSCs移植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取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建立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在固定期第2天,实验组于牵张间隙注射200μl的BMP-2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2×105个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200μl的自体BMSCs(2×105个细胞)悬液;空白组注射200μl生理盐水。分别于固定2、6周摄X线片观察骨质愈合、改建情况。结果:通过X线观察并经过灰度值统计软件分析,在固定期2周及6周实验组牵张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BMP-2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移植能有效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方法,并观察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采用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兔BMSCs,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对细胞进行鉴定,并向成骨细胞分化诱导培养,通过钙钻法检测碱性磷酸酶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能力。结果:分离培养3d,可见贴壁细胞呈三角形、成纤维形或多角形外观,培养10~12d细胞长满瓶底,传代后细胞增殖明显加快;使用条件培养基传代培养2周,细胞呈集落生长后开始形成钙结节,茜素红染色阳性。结论:全骨髓贴壁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分离培养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兔BMSCs,经过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及TGF-β1在基因水平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BMSCs,观察不同浓度PNS(50、100、200 mg/L)对兔BMSCs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qRT-PCR检测TGF-β1表达水平。结果:各浓度PNS培养下的细胞增殖无明显差异(P>0.05);100、200 mg/L PNS组的钙结节数量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PNS可促进兔BMSCs的成骨分化并刺激其分泌TGF-β1,但无明显促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覃迪生  周诺等 《医学文选》2001,20(3):368-369
牵张性成骨术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通过骨切开后 ,应用特制的牵引装置 ,缓慢牵拉使截骨间隙中形成新骨从而达到骨骼延长的目的。这一技术最初用于四肢骨的延长 ,近年来引入口腔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领域 ,它的出现和应用为常规技术难以矫正的牙颌畸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并取得了优于传统方法的疗效 ,世界各国学者们都在关注着这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 牵张性成骨术的发展概况  早在 190 5年 ,意大利人 Codivilla[1 ] 首次应用牵张成骨术试图延长股骨 ,并发现截骨间隙有新生骨增生现象。 2 0世纪5 0年代 ,苏联学者 Gav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