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涂抹局麻后行桡动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于桡动脉穿刺部位以生理盐水局部涂抹,观察组以盐酸丁卡因胶浆局部涂抹,分别于20min后碘附消毒按常规行桡动脉穿刺。两组患者均于穿刺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穿刺前后患者的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穿刺时无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穿刺前、中、后心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穿刺中、穿刺后心率均显著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穿刺前,两组心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穿刺中、穿刺后心率均明显快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丁卡因胶浆涂抹可明显减轻患者桡动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阿片类镇痛药尤其是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被广泛应用于官腔镜手术的麻醉,镇痛镇静效果满意,但呼吸抑制、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多。氟比洛芬酯注射液(flurbiprofenaxetilinjection)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发挥镇痛效应。近年来对其研究颇多,但用于官腔镜手术中罕见报道。作者自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以超前镇痛为基础,对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剧烈,传统方法多为应用α、β受体阻滞剂、局麻药或者其他心血管药物抑制其心血管反应.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噻吩基衍生物,是芬太尼家族中止痛效果最强的一种μ受体激动剂,静脉输注其镇痛强度是芬太尼的5~10倍[1-2].研究表明,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有效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3].不同年龄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时使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有何影响,为此笔者作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床旁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IVC)评估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血容量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40例为观察对象,在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每6 h(至术后72 h)共14个时间点,使用床旁超声仪选用M模式采集约10s IVC数据,记录每个时间点呼气相下腔静脉最大内径(IVCe)及吸气相下腔静脉最小内径(IVCi),并计算出IVC随呼吸变化率(ΔIVC)。结果 不同时间点的IVCe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低点在术后即刻,最高点在术后12 h;不同时间点的ΔIVC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即刻是血容量相对较低时间点,术后12h是血容量相对较高时间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白细胞过滤器对剖宫产母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术中实施自体输血联合白细胞过滤器,对照组行异体输血.记录手术出血量和输血量.检测术前(T0)、输血后2h(T1)、24h(T2)和术后5d(T3)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输血前Hb高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两组产妇IL-6浓度T1、T2时升高,IL-8浓度T1~T3时升高(P<0.05).与T0比较,观察组CD4+水平T3时升高,CD4+/CD8+比值T2时降低,NK细胞水平T3时降低(P<0.05);对照组CD3+水平T2、T3时降低,CD4+和CD8+比值T1、T2时降低,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T1~T3时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6和IL-8浓度T1、T2时降低;观察组CD3+水平T2、T3时升高,CD4+水平和CD4+/CD8+比值T1~T3时升高,CD8+和NK细胞水平T2时升高(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白细胞过滤器对母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