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分析检验工作中职业暴露于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及应采取的积极防护措施,得出结论:卫生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职业危害教育,提升硬件设施安全性;个人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定Diasys R/S 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检测健康人尿沉渣参考范围。方法 按NCCLS要求.用Diasys R/S 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对426名健康人进行尿沉渣中白细胞、红细胞的定量检测。结果 ①尿白细胞:各年龄组和男女性别的检测值经F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浓缩尿:男性0-91个/μl,女性0-121个μl。混匀尿:男性0-2个/μl,女性0-3个/μl。②尿红细胞:各年龄组和男女性别的检测值经F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浓缩尿:男性0—25个/μl,女性0-32个/μl。混匀尿:男性0-1个/μl,女性0-1个/μ1。结论 健康人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数与年龄、性别有关.该参考值的确定.有助于尿液检验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不同温度下抗凝血静置时间的长短对全血分析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在15℃和25℃室温下各抽取100例静脉血,用EDTA-K2抗凝,于法国ABX-MICROS60血液分析仪立即平行测定3次,然后分别于5min、10min、15min、20min、30min,各测定3次,分别计算其均值,按时间分组,分别利用多样本均数间显著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时,WBC在采血后0~15min内随时间延长其数量不规则递减,组与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直方图小细胞截距也随时间延长不规则下降.15min、20min和30min所测的三组WBC无显著差异(P>0.05).25℃时,WBC在采血后0~10min内随时间延长其数量不规则递减,组与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10min、15min、20min和30min所测的四组WBC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EDTA-K2抗凝的全血标本,在采血10~15min后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可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积极预防巨大儿发生和正确产前诊断。方法:选用我院2009年1—12月分娩的140例巨大胎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出生的单胎足月正常体重儿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产次、体重指数、宫高腹围、空腹血糖、血红蛋白、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和并发症、新生儿性别和父母身高,并对巨大胎儿组3种预测体重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组孕妇体重指数、孕周、宫高腹围、父母身高、血糖、血红蛋白、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和并发症高于对照组(P〈0.05),巨大胎儿男性多于女性。宫高+腹围≥140cm,BPD≥9.5cm或FL≥7.5cm,预测巨大儿符合率较高。结论:孕妇体重指数、孕周、宫高腹围、血糖、血红蛋白、新生儿性别及父母身高与巨大胎儿发生有关。宫高腹围同时结合B超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Diasys R/S 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检测健康人尿沉渣参考范围.方法按NCCLS要求,用Diasys R/S 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对426名健康人进行尿沉渣中白细胞、红细胞的定量检测.结果①尿白细胞:各年龄组和男女性别的检测值经F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浓缩尿:男性0~91个/μl,女性0~121个/μ1.混匀尿:男性0~2个/μl,女性0~3个/μl.②尿红细胞:各年龄组和男女性别的检测值经F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浓缩尿:男性0~25个/μl,女性0~32个/μl.混匀尿:男性0~1个/μl,女性0~1个/μl.结论健康人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数与年龄、性别有关.该参考值的确定,有助于尿液检验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抗凝血静置时间对全血分析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不同温度下抗凝血静置时间的长短对全血分析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在15℃和25℃室温下各抽取100例静脉血,用EDTA-K2抗凝,于法国ABX-MICROS60血液分析仪立即平行测定3次,然后分别于5min、10min、15min、20min、30min,各测定3次,分别计算其均值,按时间分组,分别利用多样本均数间显著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时,W BC在采血后0~15min内随时间延长其数量不规则递减,组与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直方图小细胞截距也随时间延长不规则下降。15min、20min和30min所测的三组W BC无显著差异(P>0.05)。25℃时,W BC在采血后0~10min内随时间延长其数量不规则递减,组与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10min、15min、20min和30min所测的四组W BC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EDTA-K2抗凝的全血标本,在采血10~15min后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可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LISA检测抗HCV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300例输血前、血透患者ELISA检测抗HCV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98例为阴性,一例输血前感染过HCV病毒,另一例类凤湿因子(RF)的干扰造成假阳性反应.结论 ELISA检测抗HCV是血站、医院的常规检测项目,虽然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但在实际操作中,ELISA检测抗HCV结果假阴性、假阳性问题还是比较常见,该临床诊断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影响ELISA检测抗HCV因素众多[1].现就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