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D-二聚体(D-D)的表达与脓毒症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将496例脓毒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毒热证、腑气不通证、血瘀证及急性虚证四组,分别测定脓毒症患者PCT及D-D水平,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根据结果绘制ROC曲线,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 毒热证患者PCT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其余三组证型患者为对照,绘制ROC曲线,AUC面积为0.760,P<0.01,有统计学差异,其最佳临界值为3.66ng/mL,敏感度为78.50%,特异度为66.40%,阳性预测值为57.30%,阴性预测值为84.31%;血瘀证患者D-D水平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其余三组证型患者为对照,绘制ROC曲线,AUC面积为0.774,P<0.01,有统计学差异,其最佳临界值为1.50mg/L,敏感度为54.50%,特异度为91.20%,阳性预测值为98.27%,阴性预测值为17.95%。结论 PCT及D-D可分别作为脓毒血症之毒热证、血瘀证的客观指标,以3.66ng/mL作为PCT诊断热毒证及1.50mg/L作为D-D诊断血瘀证的临界值较为合适,可提高其临床诊疗效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癌防移片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者VEGF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抗癌防移片加化疗(治疗组),与30例化疗(对照组)进行对照,经抗癌防移片口服治疗前后对外周血中VEGF的含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治疗组外周血中VEGF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1),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治疗组免疫功含量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抗癌防移片可协同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显著降低VEGF的表达,进而促使血管生成障碍,同时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达到抗肿瘤复发转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黄芪桂枝五物汤系张仲景治疗血痹的经方,具有益气温阳、通痹止痛的功效。笔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防治长春新碱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取得明显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正脓毒症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诱发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一旦恶化,严重危及生命,是ICU及急诊常见的死亡原因~([1])。尽管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认知及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已成为目前重症监护室面临的一大难题~([2-3])。因此其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研究~([6])表明,血清降钙素原(PCT)~([4-5]),D-二聚体(D-D)是早期诊断脓毒症及治疗监测的有效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