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基石,也是医学生入学后接触最早、且最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从青年教师转变角色,坚持多听课、多试讲、多请教、多阅读、多解剖,合理安排授课内容、灵活应用教学手法,及时总结、把握重点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显示心、肺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以及两者的管道联系。方法:应用管道联合铸型技术,采用动、静脉以及气管插管灌注的方法制作心肺联合铸型标本。结果:心肺联合铸型标本立体感强、色彩分明,各管道结构显示清晰。结论:心肺联合铸型标本制作简单,能为临床教学与科研提供良好的形态学依据,实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中,较多采用抗氧化剂法和细胞因子法,但诱导效率低。 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实验组用0.4 μmol/L全反式视黄酸预诱导24 h后,改用神经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神经细胞培养基培养4,8,16及24 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阳性,诱导后细胞的活力良好。RT-PCR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诱导后16 h可见明显的扩增条带,24 h后更加明显。提示全反式视黄酸能够在体外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胶灌注在心的血管教学中的应用,为临床科研,尤其是在冠心病的诊疗等方面提供形态学依据和指导意见。方法:选取冠状动脉、冠状窦口插管,采用手推法,多方位、顺逆向相结合进行乳胶灌注。结果:灌注的标本,心的血管显示清晰,且色彩鲜明。结论:乳胶灌注心的血管标本立体感强、血管及其分支暴露充分,分布清晰,标本美观、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5.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口腔科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为了给口腔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教学标本,在教学中能真实地模拟这种麻醉,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临床基本操作,本研究利用尸体头部经张口固定,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及其伴行动、静脉的剥制暴露,并仿真设置固定麻醉注射器等,制成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型示教标本.该标本可一目了然地显示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路径、注药点、注射针与各神经、血管等的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6.
加强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逊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6):128-129
21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新形势下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中,较多采用抗氧化剂法和细胞因子法,但诱导效率低。 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实验组用0.4 μmol/L全反式视黄酸预诱导24 h后,改用神经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神经细胞培养基培养4,8,16及24 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阳性,诱导后细胞的活力良好。RT-PCR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诱导后16 h可见明显的扩增条带,24 h后更加明显。提示全反式视黄酸能够在体外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全反式视黄酸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中,较多采用抗氧化剂法和细胞因子法,但诱导效率低。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实验组用0.4μmol/L全反式视黄酸预诱导24h后,改用神经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神经细胞培养基培养4,8,16及24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阳性,诱导后细胞的活力良好。RT-PCR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诱导后16h可见明显的扩增条带,24h后更加明显。提示全反式视黄酸能够在体外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中,较多采用抗氧化剂法和细胞因子法,但诱导效率低。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实验组用0.4μmol/L全反式视黄酸预诱导24h后,改用神经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神经细胞培养基培养4,8,16及24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阳性,诱导后细胞的活力良好。RT-PCR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诱导后16h可见明显的扩增条带,24h后更加明显。提示全反式视黄酸能够在体外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
铅污染对机体的危害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铅毒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认识到铅污染对机体的危害与防治问题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大量研究证实营养因素是影响铅毒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食物中营养成分组成和含量以及机体的营养状态都对铅毒性的易感性产生影响。本文旨在综述铅进入机体后,在各个组织中蓄积对细胞、器官、系统功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