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山楂口服液按大山楂丸各药分别采用不同工艺制成口服液后混和而成。研究表明该口服液在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方面与丸荆、合煎液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山楂口服液治疗成人消化不良症的疗效观察周异群,邹瑞凌,殷明辉(附属医院药剂科)关键词大山楂口服液,临床应用,消化不良症,中医药疗法成人脾胃不和致饮食停滞、院腹胀满的消化不良症,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疾病。按科研计划,我们用单味大山楂口服液和大山楂丸治疗...  相似文献   
3.
(一)急腹症治疗方法的选择:(1)非手术疗法。全身情况较好,只以机能障碍为主,而组织损害较轻。如大多数的急性胰腺炎、瘀滞期的急性阑尾炎、痞结型的肠梗阻、较小的单纯性溃疡病穿孔、气郁型胆囊炎、胆道残石或复发结石、蛔滞型胆道蛔虫。(2)作好手术准备的条件下,采用非手术疗法。此类病人病理损害较重,病情变化较快而全身情况尚好(正盛邪实)。如蕴热型阑尾炎、瘀结型肠梗阻等。如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发现病情恶化,应及时中转手术。(3)手术疗法。此类病例病情严重,病理变化复杂,全身情况差或进行性病变(正虚邪陷或局部病变上升为主要矛盾),或有难复性因素者。如闭袢性肠梗阻、癌性溃疡  相似文献   
4.
急性胃肠炎就其病因来说是颇为复杂的。其治疗显然应因病原而异,我们曾选择5例传染性胃肠炎试用针刺治疗,收效颇速,惟因病例太少,谨作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5.
 公民死亡器官捐献正在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的主要来源。虽然有研究表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来源肾移植的长期预后和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 DBD)肾移植的长期预后相近,但相比DBD移植,DCD来源肾移植的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发生率增加。目前临床广泛应用诱导治疗应对DGF。维持治疗通常是给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延迟给药或减量方案,同时加强其他免疫抑制剂,如麦考酚酸(mycophenolic acid, MPA) 类药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DGF的状态下,MPA类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oncenration-time curve, AUC)受到抑制,因此,在合并DGF的DCD肾移植受者中,MPA类药物的剂量更难以把握,需要加强MPA类药物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内镜保胆取息肉及术后中药调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小切口开腹或腹腔镜,切开胆囊底,应用纤维胆道镜摘除,包肉,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术后5~10 d服中药调理治疗1~2个月.结果 17例成功进行内镜保胆摘除息肉,无严重并发症,3~5d痊愈出院.随访1~2年,B超复查胆囊壁≤3mm,未发现息肉复发;1例术中冷冻活检提示乳头状癌,改行胆囊癌根治术.结论 内镜保胆取息肉结合中药调理治疗胆囊息肉,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可明确胆囊息肉的性质,为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龙胆泻肝冲剂治疗常见皮肤病60例,汤剂治疗30例,兹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湿疹29例,带状疱疹18例,接触性皮炎13例),服龙胆泻肝冲剂(由本院制剂室提供),每日1剂。对照组30例(湿疹17例,带状疱疹10例,接触性皮炎3例),服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中87例在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外院转入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9例.结果 87例中有12例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5例为Ⅲ级及以上胆管残留结石、泥沙样结石,7例为取净结石伴胆管狭窄者),2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73例安置T管引流,术后造影发现结石残留15例;术后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44例(外院29例,本院15例),一次取净结石32例,占72.72%,4例残余结石未能取净.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但不能完全代替病肝切除;术后经T管窦道实施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留结石:彻底根除胆管残石,应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在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时将会遇到一些用现代疗法也很难奏效的特别顽固的病例。虽然使用植物杀菌素、革兰氏阳性灭菌素、磺胺、自血疗法、输血等进行治疗,但仍有部分病例不能获得临床的或细菌学的痊愈。根据我们的资料,在治疗慢性痢疾时有9.7%病例无效,并证明是由于痢疾杆菌对磺胺产生耐受性所致。很显然,早在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时磺胺药物的应用剂量不足,痢疾杆菌还保有自己的毒力,于是对磺胺药物产生耐受性;对这种病菌按照一般  相似文献   
10.
单味中药提取物配组血府逐瘀颗粒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生地黄、川芎、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11味药组成,方中柴胡、当归、生地黄、甘草亦系龙胆泻肝汤的组成药。本文系列研究结果证明此4味药的单味提取物与其他7味单味提取物(颗粒、口服液)配组的血府逐瘀颗粒与其相应的饮片合煎液,二者在所观察的药理指标中,多数基本一致,仅有程度上的差异;血府逐瘀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示无毒,表明各单味提取物配组方面不产生毒性;二者的化学成份经TLC分离示定性相同,定量TLC斑点扫描示二者相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单味提取的柴胡、当归、生地、甘草参与配组以上2个方剂(龙胆泻肝颗粒与血府逐瘀颗粒),有如同传统饮片一样的功能,可随方配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