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MSCT、ECT、彩超联合检查指导甲亢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ECT、彩超联合检查对甲亢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200例甲亢病例分成2组,其中常规方式组100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影像指导组100例运用MSCT、ECT、彩超联合检查指导手术;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月。结果 影像指导组术后无甲亢复发,甲减发生1例(1%);常规手术组甲亢复发7例(7%),甲减发生9例(9%)。两组病例对比,甲亢复发及甲减发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ECT、彩超联合检查对甲亢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选择性动脉插管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50例中晚期初治鼻咽癌患者于治疗前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25例进行选择性动脉插管同步放化疗(治疗组),25例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联合放疗组(对照组)。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和剂量分割均相同。结果:放疗结束4周评定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96%(24/25)和68%(17/25),治疗组的凋亡指数和细胞增殖指数数据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动脉插管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RCC)的COX-2表达及其与MSCT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有详细的MSCT资料的32例CRCC患者的石醋包埋切片及10例正常肾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每例受检者COX-2的表达情况。观察MSCT图像上肿瘤大小,有无液化、坏死、囊变,肿瘤边界,平扫及各期增强扫描时肿瘤密度,肿瘤最大强化程度,肾静脉或/和下腔静脉有无受侵,邻近或/和远处器官有无转移等,并分析MSCT征象与COX-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RCC组中COX-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COX-2表达与MSCT图像上肿瘤大小,最大强化程度,有无液化、坏死、囊变,肿瘤边界.肾静脉或/和下腔静脉有无受侵,邻近或/和远处器官有无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平扫肿瘤密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COX-2表达与CRCC的发生、发展有关.根据CRCC的MSCT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CRCC的生物学行为和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A、TOF-MRA、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TA、TOF-MRI、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以及在显示动脉瘤细节上的优劣性。结果利用CTA方法检出颅内动脉瘤34个,TOF-MRA方法检出颅内动脉瘤30个,3D-DSA方法检出颅内动脉瘤36个。3种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查准确率分别为94.44%、83.33%、100%。 TOF-MRA方法对动脉瘤检出的准确率明显低于CTA方法与3D-DSA方法(P〈0.05)。在动脉瘤细节及瘤颈显示方面3D-DSA方法明显优于3D-CTA、TOF-MRA方法(P〈0.05)。结论3D-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以及显示动脉瘤的几何形态、瘤颈情况和周围血管上具有优势。 TOF法MRA安全、无创、无辐射、无需造影剂,可作为动脉瘤筛查手段的首先方法,CTA扫描成像时间快可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排除动脉瘤首先方法及可作动脉瘤夹闭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对损伤性肾出血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的损伤性肾出血患者的造影结果、栓塞方式、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36例患者经肾动脉造影均明确出血部位,本组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一次栓塞成功35例(成功率97.2%),术后第1~4天肉眼血尿消失,平均随访21.6个月,未见肾出血复发,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肾动脉造影是诊断损伤性肾出血的可靠方法,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甲状腺肿瘤性病变的SCT表现,探讨SCT在甲状腺肿瘤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甲状腺腺瘤和39例甲状腺癌的SCT表现,观察肿瘤病变的部位、大小、边缘、密度、强化特点、有无钙化、颈部是否有淋巴结肿大以及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2组间病变边缘是否清晰、病变密度是否均匀和颈部是否有淋巴结肿大以及强化幅度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钙化率的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CT在甲状腺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SCT可以观察甲状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外科手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直径≥4cm的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直径≥4cm的肾上腺肿瘤,观察其在螺旋CT上的征象。结果:结合多层面重建、三维容积重建等各种后处理技术,MSCT能清晰的显示直径≥4cm肾上腺肿瘤的大小、密度、强化程度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本组23例肾上腺肿瘤中,皮质腺瘤4例,嗜铬细胞瘤10例,肾上腺皮质癌、转移瘤、神经节细胞瘤、髓样脂肪瘤各2例,神经鞘瘤1例。结论:直径≥4cm肾上腺肿瘤的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能对其做出正确诊断。MSCT对评价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RCC)的螺旋CT(SCT)多期增强表现与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及其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且术前有详细SCT资料的CRCC石醋包埋切片32例和正常肾组织切片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OX-2的表达。观察SCT图像上平扫、CMP、NP和EP时肿瘤密度及肿瘤最大强化程度等多期增强指标。结果:CRCC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U=7.148,P=0.000;COX-2表达也高于正常肾组织,χ^2=9.773,P=0.002。COX-2表达程度与MVD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s=0.739,P=0.003。CRCC癌组织的最大强化程度、强化各期CT值与COX-2表达程度和MVD呈正相关。结论:CRCC的SCT多期增强表现可以无创伤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管细胞癌较少见,占原发性肝内恶性肿瘤的10—20%,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占10%,而90%为肝外胆管或为Klasikin瘤(门区胆管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胆管分支(胆管树)形态异常,结石及慢性感染有关,如硬化性胆管炎、华支睾血吸虫感染、Caroli氏病及伤寒携带者等。也与溃疡性结肠炎、胆总管囊肿有关,可以与肝细胞癌并发。临床多以梗阻性黄疸发病,明显的不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CT引导下经皮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5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6月,完全缓解6例(17.14%),部分缓解24例(68.58%),病变稳定2例(5.71%),进展3例(8.57%),未出现放射相关副作用。结论CT引导下经皮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