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性特点,并探究其主决定因素。方法对临床送检的痰液、咽拭子、气管分泌物等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敏感菌株、泛耐药菌株、多重耐药菌株3种菌株。分析菌株β-内酰胺酶活性以及细胞外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与敏感菌株组β-内酰胺酶活性(12±6)U/mg比较,泛耐药菌株组β-内酰胺酶活性(253±36)U/mg,多重耐药菌株组β-内酰胺酶活性均明显增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泛耐药菌株组β-内酰胺酶活性表达最高;与敏感菌株组细胞外膜通透性比较,泛耐药菌株组细胞外膜通透性、多重耐药菌株组细胞外膜通透性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泛耐药菌株组细胞外膜通透性阻碍作用最强。结论β-内酰胺酶活性和细胞外膜通透性是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主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不同治疗方案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启声 《吉林医学》2011,(3):442-443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并加以比较,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3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盐酸氮芥组)18例和B组(环磷酰胺组)18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进行研究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血清IL-2高于A组,而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A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采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效果较盐酸氮芥明显,安全性也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给予铁剂、叶酸及复合维生素B,每次血透后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次血透后予静脉注射左卡尼汀,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b、Hct水平及r-HuEPO的用量以及两组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Hb、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r-HuEPO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无明显减少;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提高r-HuEPO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并降低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泼尼松组)15例和观察组(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组)15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肌酐、血沉、24 h尿蛋白定量、补体C3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及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肌酐、血沉、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补体C3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综合效果较为明显,也较为安全,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项血清指标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检查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0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6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3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雌二醇、孕酮、一氧化氮、IL-15及IL-6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血清尿素氮、雌二醇、孕酮、IL-6、IL-15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疾病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血清一氧化氮低于对照组,随疾病的严重程度加重而降低,经比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尿素氮、雌二醇、孕酮、一氧化氮、IL-15及IL-6水平检测,对于了解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严重程度及为治疗提供依据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联合胰岛素外用治疗糖尿病足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启声 《右江医学》2005,33(4):406-406
我院自1995年至2004年共收治糖尿病患者546例,其中糖尿病足患者52例,除了4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外,余48例患者在我科应用葛根素联合胰岛素外用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8例患者平均年龄54.5±12.6岁,其中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16例;16例合并糖尿病肾病,18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42例;干性坏疽2例,湿性坏疽46例;糖尿病足病程5天~682天;48例糖尿病足患者按Wanger's分级,0级0例,1级12例,2级16例,3级11例,4级6例,5级3例;所有患者均有四肢麻木感,尤以下肢为甚,40例患者有足背动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给予铁剂、叶酸及复合维生素B,每次血透后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次血透后予静脉注射左卡尼汀,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b、Hct水平及r-HuEPO的用量以及两组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Hb、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r-HuEPO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无明显减少;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提高r-HuEPO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并降低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丁咯地尔治疗肾病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启声 《现代医院》2006,6(6):69-70
随着血管造影技术和血管三维B超的应用,肾病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成年肾病综合征病人中约占6%,目前采用的方法以溶栓和手术为主,我们用丁咯地尔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慢性肾衰合并肾性贫血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8例,采用日本麒麟鲲鹏公司出品的rHuEPO利血宝6 000U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利血宝3 000U皮下注射2次/周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Hgb、RBC、Hct比较,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和82.9%,P>0.05。结论每周1次大剂量皮下注射rHuEPO与每周2次应用rHuEPO比较有相同的效果,且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