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泛性焦虑患者家属心身健康及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性焦虑为临床常见疾病,常使病人社会能力受损,因持续存在的焦虑而感到痛苦.与之朝夕相处的患者家属心身健康、生活质量亦会随患者病情延长而受影响。本研究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家属心身健康、生活质最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玲  周刚柱 《吉林医学》2010,31(28):5027-5027
<正>癔症是指一种以解离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其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常有癔症性人格基础,病程多反复迁延,自知力基本完善。常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发病,女性较多见[1]。本研究对在我院住院的26例首发转换性癔症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广泛性焦虑为临床常见疾病,常使病人社会能力受损,因持续存在的焦虑而感到痛苦.与之朝夕相处的患者家属心身健康、生活质量亦会随患者病情延长而受影响.本研究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家属心身健康、生活质量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镁对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对腔隙性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对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患者67例,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镁(合用组)和单用利培酮(单用组),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均有较好疗效,而以合用组起效较快、疗效较高.两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有效.  相似文献   
5.
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给予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氟伏沙明治疗,观察12周。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疗后研究组显效率为59.4%,对照组显效率为34.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两组疗后Y-BOCS评分以研究组下降更明显(t=3.028,P<0.01);两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9,P>0.05)。结论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可提高疗效,依从性好,安全性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218,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停经及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与利培酮相当,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脑梗塞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口服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6w、8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2w末起,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减分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升高;同期研究组总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主要表现为恶心、便秘等。结论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梗塞后抑郁较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起效快,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躯体化障碍症状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躯体化障碍症状特征及氯米帕明对该病的疗效。方法对7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患者,于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分别进行SCL-90评定。口服氯米帕明治疗6周,疗效评定以减分率及有效率为评定指标。结果躯体化障碍者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因子分升高明显,口服氯米帕明6周后总有效率为89.2%,治疗前与治疗后各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米帕明对躯体化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焦虑、抑郁情绪有缓解作用。对躯体化障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失眠症患者个性特征及相关障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失眠症患者个性特征与相关障碍关系。方法 对 86例失眠症患者治疗前进行EPQ、SAS、HAMD测定并与常摸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 86例失眠症患者EPQ测试显示E分低于常模 ,N分高于常模 ,个性特征属抑郁内倾 -情绪不稳定型个性 ;SAS测定分值高于全国常模 ;HAMD平均分为 2 4 .5± 6 .7,表明失眠症患者有轻中度抑郁情绪。结论 失眠症状的发生与其个性特征相关 ,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合理心理治疗为失眠症治疗所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文拉法辛联合认知疗法治疗8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治疗前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治疗后各因子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6周末,有效率84.15%;治疗后不良反应轻微,且无严重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