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正> 亚急型克山病(简称亚急克)和慢型克山病(简称慢克)系属充血型心肌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急、慢性心力衰竭。重症病例对目前常规的强心、利尿、能量合剂等治疗反应很不理想。亚急克对强心甙敏感性高,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是当前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硝普钠(SNP)治疗心衰国外已有很多报道,国内则报告甚少。本文继81年5~7月观察后,续报SNP治疗重症亚急克和慢克心功不全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 亚急型克山病(简称亚急克)多发于2~5岁儿童,重症病例心肌病变广泛,临床表现左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预后不良。迄今尚无亚急克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复苏成功的报道。作者于楚雄克防所用心内注射“三联针”复苏二例: 例1、×珍,女,3岁,因精神不振食纳减退一周,浮肿二日于81.8.7入院。查体:血压70/40神志清楚,极度萎靡,心界大,心率140次,舒张期奔马律,肝大,下肢浮肿。ECG:低电压,右室扩张,前侧壁心肌损伤,X线示两肺纹理增强,心搏弱,心腰平直,左心缘园钝,心胸比率0.57。临床诊断:亚急  相似文献   
3.
所谓临床医学研究生就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的临床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国家教委要求,临床硕士研究生要按住院医师、博士研究生要按初级主治医师的要求进行两年左右时间的严格训练方可完成培养计划,所以教学医院就成为临床研究生重要的训练和学习基地。由于临床研究生都要以住院医师或初年主治医师的身分参加教学医院第一线的医疗工作,因此他们也就成为教学医院完成医疗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研究生的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对教学医院医疗工作有重要影响,也决定了教学医院做好临床研究生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样本抽样法选取河南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 80 例,以先后入院时间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放疗,观察组给予放疗+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 –2 (IL–2)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 效率为 95.00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的 IL–2、NK、LAK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 2.50 %, 低于对照组的 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放疗治疗晚期肺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术后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初治晚期或复发卵巢上皮癌(EO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7年5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初治晚期或复发EOC患者83例,其中初治晚期EOC(FIGO分期IIIC-IV期初治卵巢癌)43例,复发EOC 40例,分析两组总生存时间、无疾病进展时间及安全性.结果:初治晚期与复发EOC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30.0个月与18.5个月(P=0.01).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是54.0个月与41.0个月(P=0.036).腹膜癌指数(PCI)≤15和>15的中位OS分别为61.0个月和35.0个月(P=0.001),减瘤程度(CCR)CC0-1与CC2-3中位OS分别为57.6个月与35.0个月(P<0.001);对于复发性EOC,铂类敏感复发与铂类耐药复发中位OS分别为41.0个月和38.0个月(P=0.963),9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多因素分析显示CC 0-1分、PCI<15分、术后化疗周期数≥6是改善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初治晚期及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可改善患者的预后,PFS与OS均得到显著延长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对于乡村医生人才是否适应当今农村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探讨,也应从当前农村经济、文化教育和农村卫生服务要求及医学发展等多方面来研究,也要考虑到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 传统的乡村医生初等医学教育模式是历史的产物。根据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要求有限及教育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对乡村医生主要采取初等医学教育的模式,培训方式主要以举办短期训练班为主,把一个青年农民培养成一个取得乡村医生证书的人员,往往不是通过一次教学所能完成的,这种低起点、短学制、投资省、见效快的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保障农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医生这一职业,对其技术、道德等方面要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这种培训方式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①初等医学教育知识结构复杂,课程多,学制长。②培训内容难以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通过初等医学教育模式培养的乡村医生,医学知识不系统,知识老化程度高,与日益发展的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不相适应。③初等医学教育培养职业医生为中国特有。与国际医生培养模式差距大,必然影响乡村医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