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TcpC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阐明大肠埃希菌所致败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表达TcpC的CFT073野生株(TcpCwt)和敲除tcpc基因的CFT073突变株(TcpCmut)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果:TcpCwt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24 h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数量较少,有脱壁现象,且多数细胞呈碎片状。与TcpCmut相比,TcpCwt能显著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发生凋亡(P<0.05)。TcpCwt能显著降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而TcpCmut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空白对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cpC能增加多聚ADP核糖聚合酶蛋白裂解,抑制抗凋亡蛋白Mcl-1及XIAP的表达。 结论:大肠埃希菌分泌的TcpC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切割,并抑制抑凋亡蛋白Mcl-1和XIAP的表达,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