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伊文思蓝技术结合撕裂组织逸出法,证实异盘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大鼠后24小时,绝大多数童虫钻入腹壁,感染21~35天肝内虫数较多,第35天已有少数童虫入胸腔,42天大多进入胸腔,56天在肺内发育成熟.对异盘并殖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过程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异盘并殖吸虫病发现于广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我们在广西灵川县首次发现异盘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并存的一个自然疫源地,证明银星竹鼠为异盘并殖吸虫的自然宿主。1965年我们又在那坡县发现这二种并殖吸虫并存的自然疫源地,并在那坡12个自然村屯查访的520名居民中发现一名并殖吸虫病肺感染病例。现将调查资料整理报道。病人系壮族,男性,26岁。1961年开始感觉胸痛,慢性咳嗽、咳血痰,体力逐渐减退,但仍能参加农事活动。按结核病治疗一年,病情未改善。我们查访时检查该病人的  相似文献   
3.
广西那坡异盘并殖吸虫囊蚴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我们曾在广西那坡县发现一个肺吸虫病自然疫源地。现就对溪蟹中检出的囊蚴的观察作简要报道。 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情况 囊蚴的宿主为弯肢溪蟹(Potamon,flexum Dai,1980),检查33只,其中27只查见囊蚴,感染率为81.8%,获囊蚴1,550个,平均每蟹含囊蚴57.4个。检查12只10g以上的  相似文献   
4.
1965年我们在那坡县发现广西第二个肺吸虫病的自然疫源地,并查见1例肺型病例,经用硫双二氯酚治疗痊愈。从该地溪蟹分离获得的肺吸虫囊蚴接种猫、犬和大鼠后,在它们的肺内均检获成虫,证实为异盘并殖吸虫。本文仅就近年对其囊蚴的观察作一报道。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情况那坡县异盘并殖吸虫囊蚴的寄生为弯肢溪蟹(Potamon flexum Dai)。1980年10月从该县采回一批溪蟹,逐只研磨分离囊蚴。检蟹33只,囊蚴阳性蟹27只,感染率为81.8%,  相似文献   
5.
广西河池地区首次发现并殖吸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秋我们在河池地区的环江县和天峨县两地未定名溪蟹中各发现一种并殖吸虫囊蚴,因获囊蚴太少,未能进一步做动物实验,现简报如下。一、环江县发现的并殖吸虫囊蚴(图1见封三)保存于10%甲醛液的囊蚴,呈圆形,有两层囊壁,外层薄,内层厚,大小为419.35×403.22μm(不加盖片);腹吸盘稍大于口吸盘,两肠管粗大、盘曲,排泄囊占据两肠管间大部空间。根据以上特征,鉴定为斯氏狸殖吸虫囊蚴。  相似文献   
6.
7.
对广西那坡、灵川两地的异盘并殖吸虫作了扫描电镜观察。成虫体棘基本为簇生格式。比较两地相同虫龄各部位体棘的形状特征有明显差异。473天虫龄的那坡异盘并殖吸虫腹面两外侧有散在巨大体棘,背面体棘老化演变成扇形花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西兴安县人体脑型斯氏狸殖吸虫的超微结构,试图从中了解或寻找某些特性。方法:在患者所在地河沟中采集溪蟹分离囊蚴,感染狡猫分别获35、70、110d的虫体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不同虫龄的虫体除口腹吸盘、生殖孔和排泄孔周围外,全身布满体棘,在口腹吸盘上观察到大上不等的半球形乳突,排泄孔壁可见球状突出物。不同虫龄体棘特点基本一致,多呈三角尖刀形,末端有分叉,但基本未见裂分而呈单生型格式;口腹  相似文献   
9.
广西很多地区有吃“鱼生”的习惯,华枝睾吸虫(以下简称肝吸虫)病流行较为普遍,过去我们曾对扶绥的山圩和渠黎两公社调查,感染率分别为44.6%和43.9%。为了进一步了解广西南部肝吸虫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79年在横县陶圩公社古同村和石圹公社料平村进行肝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异盘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广西那坡县异盘并殖吸虫流行区,从采集的拟钉螺(种名待定)体内首次检获子雷蚴和尾蚴,感染率为0.11%(4/3530)。经用异盘并殖吸虫毛蚴感染正常的拟钉螺获得成功,其子雷蚴和尾蚴与自然感染者一致,证实该地拟钉螺是该虫自然界第一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