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0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9例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43—87岁,平均56岁。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较困难,3例标本经多次活检,5例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协助诊断。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以手术治疗为主,7例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行喉全切除术,2例行喉部分切除术。随访3年以上,在访的6例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无1例死亡。结论 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容易误诊,有时需免疫组化鉴别诊断。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手术切除力求彻底,可根据肿瘤范围大小决定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应用副神经。胸锁乳突肌蒂瓣植入环杓后肌的动物实验,使失神经支配的环杓后肌重新获得功能,探索治疗喉返神经麻痹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副神经-胸锁乳突肌蒂瓣有实际应用价值。肌电图检查再生神经的动作电位恢复对声带活动的观察意义不大。组织学检查可见到神经纤维再生。要恢复呼吸与发音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PV与小儿喉乳状瘤发病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小儿喉乳头状瘤96次手术的肿瘤组织及其HPV表达,另取8例正常小儿及成人的喉黏膜,10例成人喉乳头状瘤作对照,结果:小和和成人的正常喉黏膜无HPV表达,成人喉乳头状瘤2例有HPV表达,46例96人次小儿喉乳头状瘤,其中33例61人次肿瘤组织中有HPV表达,且与肿瘤的复发频率呈正相关。结论HPV在小儿喉乳头状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酶组织化学法观察喉内淋巴管细微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喉内淋巴管分布和吻合的研究报道较多 ,但尚有争议。酶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淋巴管细微分布比淋巴管间接注射法更客观 ,但应用该法研究喉内淋巴管分布的报道甚少。本文采用该法对喉内不同部位淋巴管细微分布进行观察。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对 2 3例一侧喉腔未受肿瘤侵犯假声带、喉室、声带、声门下区、声带与声门上下区交界处组织 ,从前往后分段作冠状位连续冰冻切片 ;前连合部作横断位连续切片 ;切片厚度为 6~ 1 0μm。会厌前间隙组织切片厚度为 1 0~ 1 2μm。1 .2 染色方法冰冻切片阴干后置于孵育液内 ,37℃孵育 30min,蒸馏水…  相似文献   
5.
嗅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嗅神经上皮瘤(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和电镜在嗅神经上皮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嗅神经上皮瘤进行了临床分析,光镜复查,免疫组化检测,4例做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嗅神经上皮瘤主要发生于中青年,起病缓慢,首发症状以单侧鼻塞和鼻出血为多见,病理形态为小圆细胞和短梭形细胞呈巢状及弥散分布,菊形团结构少见或缺如;免疫组化检测NSE、Syn阳性,CK、S-100等部分阳性,GFAP阴性;电镜超微结构2例在胞质内找到神经分泌颗粒,3例在胞质内发现中间丝、微丝和基膜,1例有细胞连接和神经突起。结论嗅神经上皮瘤这个名称较嗅神经母细胞瘤更确切,诊断除常规病理外,尚需借助于免疫组化检测,分化差的病例只能通过电镜或其他先进的手段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甲状软骨缺损实验研究(摘要)钱炜,黄鹤年,吴韵芳,田熙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实验动物采用家兔(日本大白兔)20只,全部为雄性,,体重2500~3000g。实验组修复材料采用同种异体兔肩胛骨(以下简称移植骨);对照组修复材料采用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用免疫酶法检测258例鼻咽癌病人血清 VCA-IgA 抗体,阳性率93.74%,几何平均滴度(GMT)7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45例,慢性鼻咽粘膜炎56例,正常人179例).抗体阳性率、GMT 与 TNM 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程度、临床发展方向无明显关系,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鼻咽癌经放疗后5年以上者,抗体阳性率和 GMT 明显下降,但阳性率仍达78.59%.本法可用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但不能作为复发指标,最后确诊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CNA、P21的表达与喉非典型增生的预后是否相关.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对63例喉非典型增生(其中40例转化为癌,另23例未转化)、56例喉鳞癌和7例正常喉组织进行了PCNA、P21检测.结果PCNA指数和P21阳性率在非典型增生转化组与癌间、未转化组与癌间差别均有统计意义(p<0.01),在非典型增生转化组与未转化组之间差别无统计意义.结论PCNA对衡量喉非典型增生及喉癌的细胞增殖状态有一定的价值,P21与喉癌的发生机制有关,但两者的表达均与喉非典型增生的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院耳鼻喉科病理室对1975年1月至1989年4月间的鼻恶性肿瘤的病理和病史资料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临床上有形似鼻息肉外观的鼻腔癌以及其他较少见的多种恶性肿瘤26例。现就其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和因果关系作一讨论,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调查186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病例.发现120例喉癌有喉前淋巴结,其中24例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非转移性喉前淋巴结最大直径从0.2cm大小到1cm左右不等,转移性喉前淋巴结从0.2cm到最大直径1.9cm。喉前淋巴结转移率为1.3%.其中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和跨声门癌的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39%、0.73%、5.02%和2.55%。喉前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无关,与喉癌原发部位及肿瘤分期有关,声门下癌或侵犯声门下区的喉癌较声门上癌和声门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跨声门侵犯的喉癌较声门上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T3、T4期喉癌,较T1、T2期喉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有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易发生颈侧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