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脉通药贴为纯中药制剂,采用先进工艺制成的透皮外用贴片,经皮肤给药,有良好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作用,本研究利用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造成家兔冠状动脉痉挛的动物模型,分别观察心脉通药贴、硝酸甘油贴片对心肌缺血时心肌缺血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甘露醇所致急性肾衰的血液透析治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病科吴耀炯,陈秉良本文总结了甘露醇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11例。病人应用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在此之前病人尿常规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病人每日用甘露醇307±41(x±SD)g,平均用3.1±1.3天...  相似文献   
5.
6.
中药治疗肾小球血尿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血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近2年来我们用中药治疗了30例以肾小球血尿为主要表现的病人,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予以报道。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30例病人除血尿外,临床症状多不明显,部分病人有腰酸、乏力,个别病人晨起眼睑水肿。多次查尿尿RBC均在8000/ml以上,尿RBC为多形性。平均年龄35±17岁,男18例,女12例,病史6~33个月,平均21±10个月。临床诊断:慢性肾炎15例,隐匿性肾炎12例,肾动脉硬化2例。病人中伴高血压者3例,血压在20.0/12.7/13.3kPa,24h尿蛋白定量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肾皮质大部分切除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肾干、祖细胞的影响,探讨肾干、祖细胞在肾脏损伤修复中的意义及急性肾衰竭(AFR)和慢性肾衰竭(CRF)预后不同的可能机制。 方法 肾动脉结扎再灌注和5/6肾皮质切除术(假手术为对照)分别制作SD大鼠ARF和CRF模型,定期监测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量。于设定时间采集肾脏标本,HE染色检查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肾鲍曼囊区CD24、CD133及肾小球podocin表达;RT-PCR检测大鼠肾皮质区podocin mRNA表达和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Notch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骨蛋白7(BMP7)和Pax-2 mRNA表达。分析5/6肾皮质切除术后Pax-2 mRNA表达量与podocin mRNA表达量及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的相关性。 结果 两种模型大鼠分别出现急、慢性肾衰竭的典型肾脏病理及功能变化。CRF组随时间延长肾小球硬化指数逐渐升高,于术后第14、30、60、90天分别为(2.34±0.28)%、(25.12±5.67)%、(89.42±12.28)%和(171.23±32.28)%。与假手术组比较,ARF组不同时间点大鼠鲍曼囊区CD24+CD133+表达细胞分布无显著变化,而CRF组大鼠鲍曼囊区CD24+CD133+表达细胞逐渐减弱;ARF组肾小球podocin表达有短暂减少后迅速恢复,而CRF组肾小球podocin表达则进行性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ARF组HGF、BMP7 mRNA表达升高(P < 0.05),而CRF组TGF-β1、Notch2 mRNA表达升高(P < 0.05),Pax-2和podocin mRNA表达均进行性减少(P < 0.05)。后两者呈正相关(r = 0.872),且均与GSI呈负相关(r = -0.906、-0.872,均P < 0.05)。 结论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肾干、祖细胞无明显损伤,足细胞修复迅速,肾脏结构及功能完全恢复。肾皮质大部分切除引起大鼠肾干、祖细胞所处环境中生长抑制因子水平上调,促生长因子降低,导致肾干、祖细胞逐渐减损,足细胞修复缺陷,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进行性衰竭。两种肾损伤对肾脏干、祖细胞的不同影响及由此产生肾脏再生修复功能的差异可能是其预后不同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常有心室壁肥厚、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50%以上的病人死于心脏并发症。引起上述改变的因素很多,贫血是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外开始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并获得满意效果,但对于贫血纠正后心脏情况的研究尚很少。现将我们的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的常见症状,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应用于临床之前,对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多数病人只能依靠输血,而反复输血有很多不良反应。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的新纪元。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主要生成于肾脏,以往主要从人的血和尿中提纯获得,所得数量很少,仅能用于研究。近4年来由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制成功和药厂的大量生产,使  相似文献   
10.
对2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病人(IR液透析维持状态15例,非透析病人10例)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6个月并进行了观察,用r-HuEPO 6~9周后有23例病人Hb达到理想水平,平均Hb 106±8 g/L,hct 0.331±0.029。透析病人和非透析病人各1例用r-HuEPO后无效。5例合并血小板减少和3例合并白细胞减少的病人用r-HuEPO 12周后各有1例恢复正常。病人一般症状明显好转。贫血改善后病人平均动脉压升高,血液透析病人用r-HuEPO前为12.5±2.39 kPa(94±18mmHg),用r-HuEPO 3个月时上升至14.36±0.74 kPa(108±5.6 mmHg,P<0.05);非透析病人用r-HuEPO前为12.77±2.26 kPa(96±17mmHg),用r-HuEPO 3个月时为14.89±0.89 kPa(112±6.7mmHg,P<0.05)。病人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钙、磷、尿酸、24h尿蛋白定量在用r-HuEPO后3个月和6个月与用r-HuEPO前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