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7-2018年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结果的分析,找出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便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每月随机抽取五天中药饮片处方,每天20张,共100张,两年共2400张,按相关制度进行点评、分析与干预。结果:我院中药饮片不合格处方主要集中在临床诊断、特殊需求、用法用量书写不规范上,我院的干预措施效果明显,但处方合格率依然堪忧,需要引进智能化处方审核系统,进行处方审核事前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方面的特点,以探讨各年龄段之间的病理差异。方法将45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等临床病理特点。结果3组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青年组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分期青年组乳腺癌Ⅲ期病例明显高于中老年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素受体方面,青年组ER、PR阳性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而Cer-b-2表达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间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生长快、恶性度高、易转移、病期晚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FTC)中CD44v6和VEGF-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中CD44v6和VEGF-C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44v6和VEGF-C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CD44v6和VEGF-C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二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D44v6和VEGF-C可能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CD44v6和VEGF-C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与转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唐山市农村儿童伤害发生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以及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伤害相关行为调查表,按整群抽样的原则,对唐山所属县的3所小学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害的总发生率为48.1%,各年级伤害的发生率分别为32.0%、32.1%、45.9%、57.5%、70.9%、43.9%。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是跌伤、烧烫伤、穿刺伤、碰击伤、刀割伤。软伤害发生率为50.6%,偶尔发生的为81.7%,经常发生的为18.3%。结论: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伤害危险因素加强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儿童对伤害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MMP-2和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同期1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MMP-2和VEGF-C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MP-2和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0.77%和75.64%)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11.11%和22.22%),P〈0.05。MMP-2和VEGF-C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浸润程度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即肿瘤浸润达包膜至包膜外者或临床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其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浸润局限在包膜内者或临床无颈淋巴结转移者(P〈0.05);同时临床无颈淋巴结转移的41例患者在术后随访中,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者其表达阳性率亦明显高于未出现转移者(P〈0.05)。MMP-2和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Gamma=0.846,P〈0.05)。结论MMP-2和VEGF-C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一定帮助;MMP-2和VEGF-C可以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对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状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Ⅰ、Ⅱa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7例临床Ⅰ、Ⅱa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手术治疗 放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手术适应于肿瘤≤3cm的单发病灶,不累及乳晕,乳房大小适中,腋淋巴结不超过N1。②手术范围包括肿瘤扩大切除和全腋淋巴结清扫。③术后必须行全乳房 选择性区域淋巴组织放疗。④随访16—70个月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结论 Ⅰ、Ⅱa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手术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疗效和典型根治术相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肝配蛋白A型受体2(ephrin A receptor 2,EphA2)表达及其启动子区DNA低甲基化与细胞焦亡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2例乳腺癌患者正常乳腺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EphA2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验细胞焦亡相关蛋白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1和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水平;应用巢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 methylation-specific PCR,nMS-PCR)检验EphA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验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和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3a,DNMT3a)蛋白表达水平;应用P...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US-CNB)在乳腺病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行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病人115例,结合手术后病理切片,对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和切除活检(EP)标本的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115例乳腺疾病病人经空芯针穿刺活检组织学诊断浸润性导管癌81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导管内癌2例,交界性肿瘤1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例,其他良性病变26例。US-CNB与切除活检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9%,kappa=0.891(P<0.01)。US-CNB 病理诊断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100%,假阴性4.39%,无假阳性。结论 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乳腺病变诊断方法,对少数特殊类型乳腺病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任何可疑病变或不典型增生改变均应做切除活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2D)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SMI)预测恶性结节侵袭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外科进行甲状腺手术145例患者共162个微小结节。术前进行二维及SMI模式下超声检查,观察每个结节的血流分布特征、同一切面两种模式下面积的大小,与其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穿刺(USFNAB)及术后病理组织对照,得出微小结节良、恶性血流分布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超声模式联合在微小恶性结节向周围组织侵袭的最佳临界值及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术后病理结果:162个微小结节中良性结节31个、恶性结节131个。2)SMI模式下结节血流分布特征:汇聚征、空洞征多为恶性结节;其他征多为良性结节;三种血流分布征象在恶性组与良性组中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4,P<0.001)。3)微小结节在同一切面的2D与SMI模式下测量面积比较:良性结节两种模式下面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0,P=0.968);恶性结节SMI模式下面积>2D模式(Z=-4.723,P<0.001)。4)SMI模式下面积>2D面积的结节82个;面积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