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于某院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7/50),远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4%(32/50);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吴智成 《当代医学》2014,(5):112-113
目的分析NIHSS评分结合超早期CT血管成像在急性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对其在入院时进行N/HSS评分和CT血管成像检查,将所有患者按照NIHSS评分结果分成〉8分组(29例)和≤8分组(39例),而后按照患者血管阻塞情况分成血管阻塞组(52例)和无血管阻塞组(36例)。而后对检测结果同患者预后展开统计分析。结果NIHSS评分〉8分者的预后良好率为4/38%,NIHS8〈8分者预后良好率为6925%,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阻塞组患者NIHS8评分较无阻塞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阻塞组预后效果较无阻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NIHS8评分和CT血管成像检查可为预测患者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与氯吡格雷联合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研究,参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2周,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2周,研究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8.5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8.00%,与参照组9.0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尽快恢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抢救措施。方法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抢救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急诊抢救处理。对比两组急救成功情况、出血控制时间、血压控制时间、送至手术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时间、出血控制时间及送至手术室时间分别为(10.49±2.02)min、(2.12±0.78)d、(25.58±6.3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8.95±2.26)min、(5.23±0.79)d、(38.79±5.6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0%(1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976,P=0.0360<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为78.00%(3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45%(2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4,P=0.0300<0.05)。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综合急诊抢救处理,可在较短时间内控制患者血压及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