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CAG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胃镜诊断CAG倾向和/或病理诊断CAG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胃镜下诊断CAG倾向46例,其中36例与病理结果相符合,符合率为78%,且病理结果中-重度萎缩者占72%,伴肠化生28例,伴不典型增生30例;病理诊断CAG106例,其中胃镜诊断为CAG倾向者36例,仅占34%,其余糜烂性胃炎32例,胃溃疡20例;复合性溃疡10例;幽门管溃疡10例;CAG的HP感染率为93%。结论胃镜与病理诊断CAG的符合率较低,大部分CAG在胃镜下的特征性表现被糜烂、溃疡等病变所掩盖,对糜烂、溃疡等病变的边缘及周边黏膜(尤其对伴Hp感染者)仔细观察并多点活检,有助于提高胃镜CAG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诊治的96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临床表现以上腹隐痛、胸骨后不适非典型症状居多,反流、烧心典型症状次之,亦有吞咽困难、哮喘、反复咳嗽等少见食管外症状.内镜检查RE93.4%较高.1年内复发复诊68例占70.8%.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多样,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ERCP术后出血伴Dieulafoy病的临床处理.方法 总结ERCP术后出血的临床处理,伴Dieulafoy病的临床特征、内镜下诊治,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ERCP术后出血伴Dieulafoy病经临床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成熟、成功率高、效果满意.结论 ERCP术前行常规胃镜检查十分必要,既可了解乳头部位情况,又可明确上消化道原发合并疾病,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胃镜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PGML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多点手术病理活检确诊,分析胃镜诊断结果、PGML好发部位及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胃镜首次活检确诊25例,经2次胃镜活检后确诊12例,其他胃部疾病21例,包括胃溃疡6例,胃癌4例,糜烂性胃炎6例,胃底平滑肌瘤5例,经3次胃镜活检均确诊为PGML,误诊16例,胃镜活检准确率为78.38%(58/74);病变累及胃体43例,胃窦31例,多部位者21例;经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均确诊为PGML。结论:PGML胃镜下体现特点为多发、累及范围广泛且形态多样。胃镜活检为诊断PGML的重要手段,加强对PGML病理知识的了解,掌握胃镜下检查技巧,可提高胃镜对PGML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雷贝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消化内科2008年9月-2011年9月的9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观察分析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发作频率、症状严重程度及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二组患者临床发作频率及症状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GERD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念珠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人体消化道的正常菌群之一,也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但以消化道带菌率最高,约占50%[1]。食管念珠菌感染是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2]、抑酸药[3]等药物的广泛长期使用及患者长期  相似文献   
8.
贾万奇  吴成甫  尹泊 《医药论坛杂志》2011,(19):102-104,107
目的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诊治的2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多见;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临床表现以上腹痛、腹胀及上腹部不适多见;内镜及双源CT检查阳性率较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66.7%),3年生存率为32.5%。结论①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预后差;②内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及双源CT检查联合应用,可互为补充、取长补短、提高诊断准确率;③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内镜干预必要性中的评估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ANVUGIB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接受内镜干预分为干预组(n=105)、非干预组(n=27),比较两组基线资料、RDW、INR、FIB、Glasgow-Blatchford评分(GBS),Pearson分析RDW、INR、FIB与GBS评分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RDW、INR、FIB及联合预测需内镜干预的价值。结果 干预组RDW、INR、GBS评分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2、4.907、8.662,均P<0.05);干预组FIB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1,均P<0.05);RDW(r=0.526,P<0.001)、INR(r=0.548,P<0.001)与GBS评分呈正相关,FIB与GBS评分关系呈负相关(r=-0.527,P<0.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6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次日加服盐酸普萘洛尔。随访1年,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随访1年,无病例脱落,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12%(32/34)高于对照组76. 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2. 94%(1/34)低于对照食管静脉组23. 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硬化曲张首次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疗效显著,且再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