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曾娟紫  吴国武 《吉林医学》2014,(12):2534-2535
目的:探讨抗精神类药物用于化疗致呕吐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化疗致呕吐患者60例,依照床位单双号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止吐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止吐基础上联合抗精神类药物奥氮平止吐,对比两组患者止吐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6.7%、无效率为63.3%,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研究组患者食欲、睡眠、生活、精神状态、沟通交往、生活乐趣改善率分别为56.7%、36.7%、43.3%、43.3%、26.7%、26.7%,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精神类药物用于化疗致呕吐不良反应治疗中有确切的止吐效果,且能对患者食欲、睡眠、精神状态等起到调节作用,在止吐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DRG1基因的表达及意义,分析NDRG1基因在原发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乳腺癌患者74例分为两组:有淋巴结转移组33例,无淋巴结转移组41例,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积分法比较两组病例癌组织NDRG1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NDRG1基因在原发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比无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NDRG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1);NDRG1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s=-0.415),与年龄及肿物大小无关.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NDRG1基因表达比原发癌组织明显降低(P<0.01).结论 NDRG1表达的下调参与了乳腺癌的转移机制,NDRG1基因过表达可能对乳腺癌转移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与乏氧诱导因子1a(HIF-1a)、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转移者36例、无腋淋巴结转移者44例)的HER-2、HIF-1a、GLUT-1及VEGF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HER-2、HIF-1a、GLUT-1及VEGF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及其相关性.结果 HER-2、HIF-1a、GLUT-1及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转移组比无腋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表达(P<0.05);HER-2与HIF-1a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1,P=0.000);HIF-1a与GLUT-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9,P=0.000);HIF-1a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5,P=0.000).结论 HER-2、HIF-1a、GLUT-1及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HER-2可能通过HIF-1a对GLUT-1、VEGF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NH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NH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感染患者的治疗和转归情况,再比较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感染者之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73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3例,感染发生率为31.5%,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23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中,死亡1例(4.3%),因感染而死亡,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治愈22例,感染治疗有效率为95.7%。发生感染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显著长于未发生感染者(t=2.058,P=0.043)。结论NHL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当严密观察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及时监测相关感染指标,尽可能在早期发现感染征兆,并施以合理的抗感染治疗,以预防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从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选出12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采用XELOX方案全身化疗,B组采用DF方案全身化疗.所有病例治疗用药4个周期以上.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A组有效率为76.67%,B组为60.00%,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下降20.00%,手足综合征23.33%,脱发16.67%;B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下降46.67%,手足综合征3.33%,脱发4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较好,用药安全系数高,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能被老年患者所接受.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紫杉类联合铂类化疗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进行研究,均接受紫杉类+铂类方案化疗。分析66例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SCC水平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6例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结果如下:完全缓解(CR)为0例,部分缓解(PR)为22例,肿瘤稳定(SD)为29例,肿瘤进展(PD)为15例,总有效率(ORR)为33.33%(22/66),疾病控制率(DCR)为77.27%(51/66)。疾病控制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水平相比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患者毒副反应大部分为Ⅰ-Ⅱ级,除脱发外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9/66),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4/66)。结论:紫杉类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一定临床疗效,其可使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水平下调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单药每周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三维适形放疗及联合紫杉醇单药化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局控率、转移率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但2组患者2年局控率、转移率以及1年与2年的生存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血液毒性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每周紫杉醇单药化疗能够有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有效改善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不良反应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于重度癌痛滴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2例重度癌痛实体瘤患者,疼痛评分710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初始剂量20 mg起始滴定。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及爆发痛治疗情况于12和24 h调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的剂量。结果 42例重度癌痛患者中,1 h疼痛显著缓解率16.7%,12 h疼痛显著缓解率38.1%,24 h疼痛显著缓解率73.8%。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结论在重度癌痛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滴定具有快速、有效、安全及方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TNBC组31例和非TNBC组75例。两组均给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化疗后16~21 d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以及3年和5年生存率。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TNBC组的完全缓解率(CR)和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均显著高于非TN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心脏毒性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3年生存率低于非TNBC组(74.2%vs 86.7%),TNBC组达到pCR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达到pCR患者(85.7%vs 41.2%,P〈0.05)。结论 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方案可提高TNBC患者CR率和pCR率,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TNBC患者优选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对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单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率及化疗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70.0%,对照组为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0%、56.0%和52.0%,对照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0%、40.0%和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与消化道反应是较为多见的不良反应,但两组PLT计数降低、WBC计数降低、肝肾损害、腹泻、呕吐恶心、脱发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胃癌近期临床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