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4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s disease,BD)1894年由Bingwanger首行报告。以前主要靠病理诊断,随着CT、MRI广泛使用,近年来该病例报告逐渐增多,现将本科1991年1月~1999年12月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R+DA-EPOCH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初治DLBCL患者,采用R+DA-EPOCH方案治疗,评价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4例(46.67%),部分缓解(PR)7例(23.33%)。双重表达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非双重表达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率为86.54%,至随访终点的PFS率为78.67%。结论 R+DA-EPOCH方案对于DLBCL的有效率较高,尤其可克服双重表达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DA-EPOCH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初治DLBCL患者,采用R+DA-EPOCH方案治疗,评价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4例(46.67%),部分缓解(PR)7例(23.33%)。双重表达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非双重表达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率为86.54%,至随访终点的PFS率为78.67%。结论 R+DA-EPOCH方案对于DLBCL的有效率较高,尤其可克服双重表达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5例非胃MALT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在一线接受放疗或(和)化疗的1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00%。局限期(Ⅰ~Ⅱ期)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进展期(Ⅲ~Ⅳ期)患者(P<0.05),原发部位在头颈部患者总生存(OS)率、无疾病进展生存(PFS)率优于原发于肺及小肠患者(P<0.05)。14例化疗患者中,使用利妥昔单抗患者的OS率、PFS率与未使用患者相比,无明显优势。局限期患者OS率、PFS率优于进展期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胃MALT淋巴瘤疾病进展缓慢,预后良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变范围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5.
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林  朱微波 《医学综述》2006,12(21):1329-1332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属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费城(Ph)染色体是CML的细胞遗传学标志,90%以上CML患者骨髓细胞中发现有Ph染色体,经过20年的研究,CML患者的生存愈后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伊马替尼研制成功给治疗CML带来了很大飞跃。这篇综述总结这些年来CML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治疗广泛焦虑症的疗效。方法给于广泛焦虑症患者静脉滴注乙酰谷酰胺,观察10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HAMA总分分别为27.48±6.41和6.31±3.81,经t检验(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乙酰谷酰胺治疗广泛焦虑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率较高。我科用人工呼吸加ACTH抢救5例均获成功,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 5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详情见附表。 例1发生3次危象、第一次为服用吡啶斯的明过量所致胆硷能危象、停用该药及相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双通道双根线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对21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双通道双根线固定,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7~45岁,平均29.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6 d,平均3.6 d。所有病例行关节镜探查,骨折复位,双通道双根线固定。术后3、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并通过X线片检查随访患者骨折愈合及复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7~23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骨折骨性愈合,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膝关节活动范围0°~130°,无患肢功能障碍。患者术后3、6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93.52±7.10,95.95±6.34。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双通道双根线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可为胫骨髁间棘骨折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和焦虑症现已成为发病率高,识别和诊断率低,未治率高、危害公众健康、引起严重的功能损害和社会负担的疾病。快速识别和诊断抑郁症和焦虑症,早期有效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与合并治疗手段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I)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调查135例符合入组条件的ACI患者,于入院当日行年龄、性别、血压的登记及记录,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并用Efilm workstation V2.1及3D-DOCTOR V3.5影像浏览软件进行梗死体积的测量,记录梗死部位;于入院次日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BS)、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纤维蛋白原(FG)生化指标的检测。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定。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FG、TC、舒张压(DBP)、脉压(PP)符合正态分布(P>0.05)。余各项指标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各数据之间有简单的相关。对入院时NDS评分1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梗死体积、梗死部位(脑叶)、hs-CRP及FBS。对治疗1个月后的NDS评分3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入院时NDS评分1、梗死体积、FG、hs-CRP及TC。结论梗死体积以及hs-CRP无论对于入院时NDS评分1还是治疗结果的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