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β抑制蛋白1、2表达的影响与其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CCⅡ诱导大鼠CIA模型,TGP(25、50、100 mg.kg-1.d-1)、雷公藤多苷(GTW)(40 mg.kg-1.d-1)灌胃给药(d 14~28),进行大鼠多发性关节炎指数评分;MTT法检测FLS的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剂量TGP体内给药对β抑制蛋白1、2表达的影响。结果 TGP(25、50、100 mg.kg-1,ig,d 14~28)可明显减轻CIA大鼠多发性关节炎指数,抑制FLS增殖反应;TGP可下调β抑制蛋白2的表达;TGP对β抑制蛋白2表达的影响与其抑制FLS增殖作用呈高度相关。结论 TGP可抑制FLS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β抑制蛋白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胶原性关节炎(C IA)大鼠滑膜组织β-ar-restin 1和β-arrestin 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W 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在第0、14、21、28、35天不同时间点滑膜组织β-arrestin 1和β-arrestin 2的表达。结果第0、14、21、28、35天β-arrestin 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与0 d未致炎组相比,β-arrestin 2表达从14 d开始上调,在28 d达最大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 IA大鼠滑膜组织β-arres-tin 2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神经精神因素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其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交感神经系统参与对RA的神经免疫调节。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 AR)是发挥神经免疫调节的关键受体之一,可能在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从AR的分型及特征、AR及其配体在RA中的表达和功能,AR及其信号对RA的关键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的调节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了解AR信号转导在RA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ae)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细胞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的调节作用。方法用鸡Ⅱ型胶原诱导胶原性关节炎。在免疫后d16~23,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灌胃给予Pae(25、50、100mg·kg-1)。通过足爪肿胀和关节炎指数评价关节炎。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滑膜细胞中抑制性G蛋白(Gi)表达。用放免法检测滑膜细胞中cAMP水平,用激酶发光分析法测定滑膜细胞中蛋白激酶A(PKA)的活性。结果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出现明显的继发性炎症反应。滑膜细胞中Gi蛋白表达增加,而cAMP水平和PKA活性明显降低。Pae抑制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炎症应答。在100mg·kg-1,Pae抑制Gi的表达。在50mg·kg-1和100mg·kg-1剂量,Pae提高cAMP水平和PKA活性。体外研究发现,Pae(2·5、12·5、62·5mg·L-1)降低滑膜细胞中Gi的表达,而提高降低的cAMP水平和PKA活性。结论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中G蛋白偶联的信号转导与滑膜炎病理机制密切相关;Pae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是通过调节G蛋白偶联的信号转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Arrestins家族共发现六大类成员,其中β-arrestin 1、β-arrestin 2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调节绝大多数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活性[1].β-arrestins所作用的受体主要是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阿片受体、血管紧张素Ⅱ型1A受体(AT1AR)、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等.现将与β-arrestins异常表达的一些相关疾病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临床药理学的学习中,很难将临床知识和药学理论,药物的临床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学生对临床药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认识不足,感觉课程枯燥,缺乏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新颖的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苯磺酸芍药苷(代号CP-25)对实验性干燥综合征(experimental Sj?gren's Syndrome,ESS)小鼠模型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通过调节GRK2与JAK1的结合,抑制JAK1-STAT1/2-CXCL13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方法建立颌下腺蛋白诱导的ESS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浓度分别为35、70 mg·kg^-1的CP-25组、浓度为80 mg·kg^-1的羟氯喹组;检测小鼠唾液流率;ESS小鼠颌下腺做病理切片以观察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小鼠颌下腺中p-JAK1、p-STAT1、p-STAT2蛋白水平用Western blot测定;小鼠颌下腺中CXCL13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免疫荧光及CO-IP法检测GRK2与JAK1的结合情况。结果ESS小鼠唾液流率较正常组降低,颌下腺病理切片中淋巴细胞明显浸润,CXCL13蛋白表达升高,活化了JAK1-STAT1/2信号;CP-25能明显增加ESS小鼠唾液流率,降低淋巴细胞浸润,改善病理的异常表现,阻断JAK1-STAT1/2及CXCL13的表达;CP-25能明显促进GRK2与JAK1的结合。结论CP-25可能通过促进GRK2与JAK1的结合,进而抑制JAK1-STAT1/2-CXCL13信号的激活,减少颌下腺淋巴细胞浸润,提高唾液流率,对ESS小鼠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唾液腺和泪腺损伤较为典型,并存在较多的腺体外器官受累.目前对于此类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明,针对发病机制的药物尚未问世,因此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存在自发型和诱导型两种动物模型,由于自发型动物模型主要症状对于干燥综合征的机制研究存在干扰,因此对于诱导型动物模型建模方法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干燥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