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变化,探讨该复合体控制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摇号分组,将试验组100例患者与对照组100例患者按创口部位、大小、受伤到手术时间、合并损伤、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对分组,对比两组清创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变化,观察试验组有无与使用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相关的毒副作用.结果 (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受伤机制方面基本相同(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术后24 d或出院前1 d最低.(3)试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除术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间点试验组均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比较,在术后1,2,12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均比对照组低.结论 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感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没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1999—2003年对87例有移位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钉进行固定。结果8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8.5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52例,复位满意25例,复位不满意5例,差2例;3例关节轮廓复位。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优28例(32.2%),良41例(47.1%),一般12例(13.8%),差6例(6.9%)。发生股骨头坏死6例(6.9%),异位骨化18例(20.7%),创伤性关节炎12例(13.8%),无手术死亡、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及时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的细胞计数和中性细胞分类变化. 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存在的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受伤机制基本相同(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结果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术后24 d或出院前一天最低.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除了术后24小时无差别外,其余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细胞计数均比对照组低.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分类(%)比较,在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12 d两组中性粒细胞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小同时间两组中性粒细胞分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分类均比对照组低. 结论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无小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的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试验组组内术后不同时间内C-反应蛋白均不同(P〈0.05),术后24h的C-反应蛋白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C-反应蛋白逐渐下降。(2)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4h和术后24d的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有差别(P≤0.005),试验组C-反应蛋白均比对照组低。结论我们研制的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变化,探讨该复合体控制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摇号分组,将试验组100例患者与对照组100例患者按创口部位、大小、受伤到手术时间、合并损伤、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对分组,对比两组清创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变化,观察试验组有无与使用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相关的毒副作用.结果 (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受伤机制方面基本相同(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术后24 d或出院前1 d最低.(3)试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除术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间点试验组均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比较,在术后1,2,12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均比对照组低.结论 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感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没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开放性损伤致深部创口感染(包括骨感染)的防治,除行之有效的清创术外,敏感抗生素的运用也是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全身用药难以维持有效的局部血药浓度,致l临床疗效不佳。抗生素局部缓释应用能克服全身用药不足之处,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选择纤维蛋白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与庆大霉素进行配制,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寻找一条防治深部创口感染的新途径,为临床运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变化,探讨该复合体控制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摇号分组,将试验组100例患者与对照组100例患者按创口部位、大小、受伤到手术时间、合并损伤、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对分组,对比两组清创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变化,观察试验组有无与使用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相关的毒副作用.结果 (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受伤机制方面基本相同(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术后24 d或出院前1 d最低.(3)试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除术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间点试验组均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比较,在术后1,2,12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均比对照组低.结论 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感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没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变化,探讨该复合体控制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摇号分组,将试验组100例患者与对照组100例患者按创口部位、大小、受伤到手术时间、合并损伤、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对分组,对比两组清创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变化,观察试验组有无与使用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相关的毒副作用.结果 (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受伤机制方面基本相同(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术后24 d或出院前1 d最低.(3)试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除术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间点试验组均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比较,在术后1,2,12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均比对照组低.结论 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感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没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变化,探讨该复合体控制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摇号分组,将试验组100例患者与对照组100例患者按创口部位、大小、受伤到手术时间、合并损伤、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对分组,对比两组清创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变化,观察试验组有无与使用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相关的毒副作用.结果 (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受伤机制方面基本相同(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术后24 d或出院前1 d最低.(3)试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除术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间点试验组均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比较,在术后1,2,12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均比对照组低.结论 纤维蛋白胶丁胺卡那霉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感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没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胶在46例深部创口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4年1月至9月间我们对46例应用纤维蛋白胶填充深部创口的患者与同期46例没有应用纤维蛋白胶的患者比较,进行前瞻性研究以了解观察纤维蛋白胶对深部创口愈合的促进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试验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20~30岁,创口位于四肢及腰背部,无骨折,无胸、腹腔及颅内损伤,创口累及肌层,有明显创袋,创口深度>6 cm,受伤到手术时间2~5 h。另选择同期的46例没有应用纤维蛋白胶的患者根据以上指标、性别和创口情况与试验组患者进行配对,标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上臂伤4例,前臂伤16例,大腿伤6例,小腿伤14例,腰背部伤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