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排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盆底功能指标检测。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6 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研究组)及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对照组)患者。其中,研究组40 例,对照组40 例。术后进行盆底功能检测,包括自由尿流率、残余尿、盆底电生理功能、神经损伤测定及生活质量问卷等,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 个月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5.0% 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6.3% 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56.7% 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是否腹压排尿以及神经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Ⅰ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发生率以及腹压排尿、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下降、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全子宫切除术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阴道前壁和宫骶韧带的组织结构特点、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Smad7表达的特点,分析与PO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00例患者,分为三组:POP(Ⅰ~Ⅱ)20例、POP(Ⅲ~Ⅳ)30例和对照组(非POP患者)50例。标本选取阴道前壁和宫骶韧带,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切片组织结构。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阴道前壁和宫骶韧带组织中Smurf2、Smad7和Ⅰ型胶原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阴道前壁和宫骶韧带组织中Smurf2和Smad7的定位及表达。结果对照组阴道分娩次数少于POP(Ⅰ~Ⅱ)组和POP(Ⅲ~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Ⅰ~Ⅱ)组与POP(Ⅲ~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POP患者阴道前壁和宫骶韧带组织结构薄弱,其严重程度与POP病情呈正相关。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OP组Smurf2、Ⅰ型胶原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而Smad7却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murf2阳性表达见于细胞浆、细胞间质和细胞核,Smad7阳性表达见于细胞浆;与对照组相比,POP组Smurf2明显降低,而Smad7却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次数是POP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Smurf2和Smad7可能参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