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过去曾有动物实验发现静脉注射垂体后叶加压素,可暂时降低门静脉压力。John氏(1956)、Davis氏(1957)及Schwartz氏(1959)等相继有临床实验和应用的报告。我们自1957年以来先后在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者数例静  相似文献   
2.
固定性高血压的持久下降是不常见的,1932年Meakins曾注意到由于黄疸的出现使血压下降到正常。之后,Schwab曾描写高血压性心脏病合併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肝淤血患者的血压下降并保持正常。Raaehou根据尸检材料提到慢性肝炎所致的严重肝损害可使高血压下降至正常。由于高血压与肝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疾患,尤以多发性者为甚,在磺胺类药物及抗菌素发明以前,如不采用外科治疗,其死亡率竟达95-100%,自从应用磺胺类药物及抗菌素以来,死亡率渐趋下降,晚近多主张外科手术与抗菌素联合治疗,可获较佳之疗效。但多发性肝脓肿往往不适于外科手术,故治疗上较为棘手,因而予后亦较劣。我们曾遇细菌性肝脓肿一例,经青霉素,链霉素、四圆素等治疗无效,后稍见进步,以后改用中药治疗,终于以牛黄安宫散治癒,兹将此例报告如下,并略作讨论,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从1905年Eiuhor氏以化学方法合成普鲁卡因后,以其毒性小而效力大,在局部麻醉方面几乎完全代替了可卡因,但在此后20余年之久,医界人士均以普鲁卡因静脉注射视为禁律,认为如果不慎误入血管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此种畏懼观念大大限制了普兽卡因的应用范围。至1937年Lewy氏误将普鲁卡因输入静脉收到耳鸣治癒的意外效果后,始打破普鲁卡因不能注入全身循环的错误观念,随能逐渐的应用于临床各科的疾患,特别是苏联医学光辉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联想试验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客观检查之一,我们曾用以检查一组皮层内脏疾患病人的高级神经机能状态,在治疗前后对照进行,目的在于补充或修正临床治疗效果的客观资料。为了对照起见,我们曾对10名健康人测定其正常值,结果其平均潜伏期为1.4秒,其移动范围为1.1秒到1.8秒。然后再对20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照测定,所有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皮层内脏疾患,且均经12天的延长生理性睡眠疗法。其中男性16名,女性4名;年龄最大者39岁,最小者17岁;除一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