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为了研究肝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愈后转归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地病例分析.方法:通过对两千零六年以来肝衰竭患者323个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整理和研究,就其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按其治疗后是否有疗效分为两组、按出院时最后诊断的综合疗效又分为两组,其中前者有效组有153例,无效组有170组,后者出院好转组有91例,出院无效组有232例.而针对肝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分析其影响因素,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两组的诊断、治疗效果、并发症、TBil、WBC水平和Child-Pugh分级上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异.结论:经分析研究可得,治疗效果、并发症数量和Child-Pugh分级都是患者愈后转归的有效性预测因素;而logistic回归方程中ROC曲线的下面积是0.822.因此,肝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愈后转归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治疗效果、并发症数量和Child-Pugh分级等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再出血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平均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奥美拉唑,且患者再出血率明显降低,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肝脏和脾脏是控制人体消化系统和血液、淋巴系统的两大重要器官,虽然这两个器官掌控的生理功能不同,但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脾肿大确实在临床医学上不少见的现象.肝脾肿大是儿童在生长期常见的异常体征,因其病理变化多样,故病因也复杂,难以找到其根源,伴随着孩子的生长,肝脾也在不断地呈增长趋势,或着肝脾某一脏器增大为主.一旦儿童被确诊为肝脾肿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如可造成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甚至有的可导致死亡.因脾脏肿大的原因较为复杂,除少数人为生理性外,都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寻找病因,并要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慢性咽喉炎与Hp感染的关联性,以提高诊治率。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4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根据临床体征分为慢性反流性咽喉炎组(反流组)350例和普通慢性咽喉炎组(普通组)190例;通过14 C-UBT筛查分组治疗,并对Hp阳性患者治疗后的Hp转阴率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阳性检出率反流组92.9%,普通组为69.5%,两组患者H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阳性患者经治疗两周后停药4周复查Hp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阳性患者经治疗停药4周后总有效率普通组为77.9%、反流组为89.8%,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均有好转。结论 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咽喉炎有关,通过Hp筛查后将慢性咽喉炎分类治疗可以提高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扩大筛查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及其位点,分析宁波奉化地区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和频率。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宁波奉化地区的新生儿704名。新生儿出生48h后进行听力筛查。出生后3d内取足跟血,至少采集3个血斑作为标本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扩大筛查(检测22个耳聋基因159个位点)。比较耳聋基因扩大筛查与传统筛查方法(检测4个耳聋基因20个突变位点)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等位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704名新生儿中,双侧或单侧未通过听力初筛61例(8.66%),复筛未通过5例(0.71%)。76例(10.80%)新生儿携带至少一种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突变。2例新生儿发现高风险致病突变:1例GJB2(c.235delC)纯合突变和1例GJB2(c.109G>A)/SLC26A4(c.754T>C)双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前者在8月龄时被确诊为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GJB2、GJB3、SLC26A4和MT-RNR1基因突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5%、0.43%、1.99%和0.57%。与传统筛查的20个位点相比,扩大筛查的159个位点中检出突变位点77个,总阳性检出率增加75.00%,其中GJB2增加124.00%,SLC26A4增加16.67%。等位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GJB2(c.109G>A,18.466‰)、GJB2(c.235delC,15.625‰)、SLC26A4(c.919-2A>G,6.392‰)和MT-RNR1(m.1555A>G,5.682‰)。4例MT-RNR1基因突变,均是m.1555A>G同质突变。结论宁波奉化地区新生儿主要遗传性耳聋基因及其突变位点为GJB2(c.109G>A)和(c.235delC),SLC26A4(c.919-2A>G)和MT-RNR1(m.1555A>G)。遗传性耳聋基因扩大筛查的阳性检出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来氟米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6个月后,3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治疗后的尿Pr、Scr、ALT明显低于治疗前,Alb明显高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34.29%,症状均较轻微,治疗后均好转.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炎性细胞因子IL-8对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出现复发的临床预测价值研究。方法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就诊于我院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主要根据患者治疗前血清IL-8水平将患者具体分为血清IL-8正常组40例、血清IL-8增高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同手术治疗后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嗅觉功能评分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嗅觉功能评分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在正常组和增高组中分别为10%和30%;增高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8的高含量将会直接影响患者手术后的复发率,在临床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