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有小肠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腹部闭合伤中合并有小肠破裂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40例均手术,其中36例治愈,2例死亡,2例术后转入上级医院随访治愈.结论:密切观察腹痛变化,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尿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AP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炎、抑酸、解痉、抑制胰液分泌治疗,实验组加用丹参注射液。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测血、尿淀粉酶水平并记录;两组治疗后1、2、4、6 d分别测血、尿淀粉酶水平并记录;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2、4、6 d临床症状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尿淀粉酶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作为辅助治疗AP的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血淀粉酶水平无影响,对尿淀粉酶有较快降低的趋势。所以,丹参注射液可以作为辅助治疗AP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3.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12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1253例分析安徽省颖上县医院[236200]吕乃昌,沈大友,曹化之,李群输卵管结扎术是实行计划生育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手术操作虽不复杂,但如果技术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甚至可导致严重后果。我县是近140万人口...  相似文献   
4.
<正> 自1984年至1993年,我院施行胆囊切除手术601例,其中胆囊扭转3例。现报告如下。 一、病史摘要 例1 男,18岁。右上腹疼痛伴阵发性加剧10小时。检查:急性病容,屈曲体位,巩膜不黄。心肺正常,腹部稍胀,满腹压痛,肌卫明显;以右上腹为著,摸到肿大的胆囊,墨菲氏征阳性。B超揭示急性胆囊炎。白细胞12.7×10~9/L,中性0.86。手术时胆囊明显水肿,约有12×7×7cm。呈紫褐色,坏疸状。在壶腹部顺时针扭转720度。复位后,见胆囊活动度很大,切除胆囊。病理报告:胆囊内无结石,胆囊出血坏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有小肠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腹部闭合伤中合并有小肠破裂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40例均手术,其中36例治愈,2例死亡,2例术后转入上级医院随访治愈。结论:密切观察腹痛变化,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8岁。按胆囊炎、胆石症、局限性腹膜炎收住院治疗。保守治疗2天无效。决定手术。术中见胆囊充血、水肿,且附有大量脓苔,底部有一约黄豆粒大穿孔。肝门处有一指头大的游离结石。左右肝管汇合处穿孔,呈坏死状,健康组织残缺严重。因大网膜短缩呈饼状,又考虑病情重笃(血压为零),而无法直接修补和行肝肠吻合,乃决定以胆囊壁修复胆管。  相似文献   
7.
胆囊扭转较为罕见,近15年来我院共手术治疗6例,术前无一例明确诊断,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女各3例;年龄19~70岁,平均51.5岁。病程0.5~5天。1.2 临床表现 6例均在饭后轻微活动或劳动时突然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剧痛,其中4例伴右肩背部疼痛,1例转移至右下腹部。6例均有恶心、呕吐,2例轻度黄疸,1例高度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4天。6例均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2例右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胆囊,墨菲征阳性。6例血白细胞(12.7~26.3)×109/L,2例丙氨…  相似文献   
8.
我院在麻醉手术中因使用高频电刀曾发生触电意外致呼吸骤停一例,经急救恢复,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王××,女,19岁,住院号5779。1981年2月22日以双侧甲状腺腺瘤入院。患者一般情况佳,心肺功能正常,血压120/80毫米汞柱,脉搏80次/分,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正常。患者于1981年3月2日上午在颈丛阻滞麻醉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麻醉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阿托品0.5毫克。麻醉经过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常规皮肤清毒后分别于相当双侧第2、3、4颈椎横突处穿刺,针尖触及骨质感后分别注入利丁合剂(内含1%利多  相似文献   
9.
<正> 例1:女,12岁。因上腹部胀痛伴纳差,有时呕吐,逐渐消瘦一年余,于1982年8月25日入院。检查:消瘦,巩膜皮肤无黄染,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上腹膨隆,见胃蠕动波,有深压痛,肝脾未满意扪及。未触及包块。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胃肠钡餐检查:胃轻度扩张,十二指肠瘀滞,其水平部狭窄,粘膜不规则。拟诊:十二指肠瘀滞症。  相似文献   
10.
<正>例1 女,58岁。突然感到到左上腹疼痛,持续不例2 男,23岁。劳动后感到全腹隐痛不适,伴左缓解3天,同时向左庸背部放射,随之满腹疼痛,伴低上腹固定性疼痛7天,同时有恶心呕吐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