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并发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中死亡21例(55.26%),重残5例(13.16%),中残8例(21.05%),恢复良好4例(10.53%)。结论术中准确判断发生原因,彻底及时清除迟发性血肿(邻近或远隔部位),缓慢降低颅内压,控制收缩压,过度换气,必要时双侧大骨瓣减压等是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连续X线透视辅助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卫生经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谷城医院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置管方式分组,其中盲穿组(n=30)采用盲穿法,X线组(n=30)应用连续X线透视辅助下PICC置管。比较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24 h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疼痛程度差异,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评价两组的卫生经济学效果。结果:X线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盲穿组(P <0.05);两组的两次、三次及以上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X线组的操作时间短于盲穿组,24 h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盲穿组(P <0.05);X线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盲穿组(P <0.05);X线组达到预期置管目的占比、置管舒适度均高于盲穿组(P <0.05);X线组的综合效果指标(EI)高于盲穿组,成本效果比(CER)低于盲穿组。结论:连续X线透视辅助下PICC置管术可有效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和置管舒适度,降低并发...  相似文献   
3.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乳腺癌外科手术范围渐趋缩小,且临床医师更加重视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能很好地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常导致患者术后患侧臂部、腋部皮肤感觉异常,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本科于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期间对2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施行保留ICBN,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数中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经探查胆总管无病变或者无结石的情况。方法:根据术前发现有胆总管扩张或有结石、术中发现胆总管有扩张行胆总管探查。结果:158例施行了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加T管引流术,其中28例为阴性,术后2~4周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结论:有探查指针的病例,无论是觉得适应症还是相当适应症,尽管探查阴性的可能存在,我们认为还是有必要进行探查,可以确保胆总管的通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标准心电数据库作为信号源,运用LabVIEW软件构成虚拟仪器,实现相当于人体真实心电信号的无失真输出.该系统的输出能被心电监护仪采集、分析和诊断,可作为心电监护仪的心律不齐自动诊断功能的客观评估标准信号源.  相似文献   
6.
向可  吴锋  肖体现  郑建丰 《现代养生》2014,(18):110-110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后不同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700例经痔上黏膜环切治疗的不同类型的痔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00例均采用33mm国产吻合器进行手术,术后发生不同类型的出血35例,大出血12例,迟发大出血2例,吻合口缝合止血处形成炎性肉芽肿6例,早期痔脱垂水肿疼痛19例,术后复发的16例。结论:痔上黏膜环切术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操作关系密切,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应用腹腔镜技术救治的19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7例,中转开腹2例,均获得成功救治,痊愈出院。其中行腹腔镜下电凝止血+生物蛋白胶黏合保脾4例,行腹腔镜下无损伤线缝合+网膜覆盖保脾8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5例,中转开腹行脾切除术2例。手术时间50-186 min,平均90 min;术中失血250-2200 mL,平均780 mL;术后住院时间7-26 d,平均13.5 d,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9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选择性施行的腹腔镜脾修补术和脾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及恢复快的优点,安全而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推拿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取风池、天柱和C3~C7夹脊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大椎、百会、神庭等督脉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8.9%,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治愈率26.2%,总有效率78.6%;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常规取夹脊穴为主的针刺方法在临床上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腺苷合成酶和Smad4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1例确诊为大肠癌肝转移术后的患者,通过复习文献分析18个与大肠癌发病机制相关的基因,以此归纳预测大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变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确定与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转移瘤大小、肝受累体积、肝切除前的化疗、切缘阳性率、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转移瘤中胸苷酸合成酶和Smad4的表达8个因素与无进展生存期密切相关,原发瘤分期、术前CEA水平、转移瘤大小、肝脏受累体积、转移瘤数目、切缘阳性率、肝纤维化、胸苷酸合成酶和Smad4的表达9个因素与总生存期密切相关。调整了各个风险因素的影响后,仅有腺苷合成酶(HR=0.631,95%CI 0.422~0.944)和Smad4(HR=1.680,95%CI 1.047~2.695)两个因素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结论肿瘤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腺苷合成酶和Smad4可以提高预测大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复发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方式及疗效进行评定。方法:选取本院5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经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及后期实施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好转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及后期实施功能锻炼对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