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侧壁或牙槽嵴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种植体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失败原因和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00—2015年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由同一名医师完成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患者。主要预测变量是经侧壁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和经牙槽嵴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混杂变量是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口腔卫生状况、牙位、种植体长度和直径、修复类型。结果变量为种植体存活率、失败原因和并发症。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9例患者进入研究对列,男31例(52.5%),女28例(47.5%),平均年龄(61.3±10.1)岁。随访(5.6±1.2)年,5颗种植体失败,成功率为88/93(94.6%)。经侧壁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牙失败3颗,成功率为18/21(85.7%); 经牙槽嵴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牙失败2颗,成功率为70/72(97.2%)。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χ2=6.662,P=0.010)、口腔卫生状况(χ2=4.352,P=0.037)以及手术入路(χ2=4.232,P=0.040)与种植体存活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有吸烟史(OR=0.030,95CI:0.002~0.493,P=0.014)与种植体存活率相关;手术入路(χ2=5.000;P=0.025)与种植体失败原因相关,侧壁入路3颗(100%)种植体失败的原因是(3个月时)松动、骨愈合不良,而牙槽嵴入路2颗(100%)种植体失败的原因是(4年后)种植体周围反复感染、大量骨质丢失。吸烟史和种植体并发症显著相关(χ2=12.433,P=0.014),吸烟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比例显著较高(6/88,6.8%)。手术入路和种植体并发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χ2=9.453,P=0.051)。结论:尽管不同手术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种植体存活率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影响,但手术入路与种植体失败原因相关。吸烟会导致种植体周围炎,降低种植体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浓度利多卡因行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前瞻性分析3 mL 1%利多卡因1∶100 000肾上腺素(低浓度组)或3 mL 2%利多卡因1∶100 000肾上腺素(高浓度组)行下牙槽、舌、颊神经阻滞麻醉拔除下颌智牙的差异。患者术后经过21 d的洗脱期,选择对应浓度的利多卡因拔除对侧阻生牙。分析2组间注射时疼痛水平(疼痛评估量表,NRS)、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深度及麻醉持续时间的差异。采用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患者(平均年龄24岁)完成试验,其中62%为女性。低浓度组的疼痛水平(1.09,95% CI,0.77~1.41)显著低于高浓度组(1.66,95%CI,1.33-1.99)(P=0.010)。低浓度组下牙槽、颊、舌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52~63 s)显著快于高浓度组(259~335 s)(P=0.000)。下牙槽、舌、颊神经麻醉深度2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751)。在疼痛NRS值为1~3的患者中,低浓度组,9例(100%)均在分牙时疼痛(下牙槽神经麻醉深度浅);高浓度组3例(43%)分牙时疼痛,4例(57%)翻瓣时疼痛(颊神经麻醉深度浅)(P=0.019)。高浓度组麻醉持续时间比低浓度组平均长61 min(52~69 min)(P=0.000)。结论:用低浓度利多卡因组行下牙槽、舌、颊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注射时疼痛水平低,术后下唇麻木不适感消失快。术中轻微疼痛,高浓度组常因颊神经麻醉深度较浅引起,低浓度组因下牙槽神经麻醉深度较浅引起。  相似文献   
3.
储德强  赵兵  叶虎 《安徽医学》2015,36(7):813-815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3例颌骨囊性病变(包括5例含牙囊肿、6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2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进行经口内开窗减压术,术后定期复诊,拍摄X线片或锥形束CT检查,观察术后囊腔缩小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4例含牙囊肿囊腔完全消失,剩下9例均行Ⅱ期刮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开窗减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但对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仍需行二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牙折裂的原因,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89例患者89颗折裂牙的发病年龄、性别、牙位及病史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89例患者中,男46例,女43例,男女之比为1.07∶1。31~60岁71例,占79.78%,其中41~50岁比例最高,达40.70%。第一磨牙折裂牙最多见。牙折前无治疗史的57个,有治疗史的32个,包括牙髓干尸治疗25个,根管治疗7个。结论 牙折裂多见于磨牙区,且第一磨牙发病率最高,这与牙本身组织结构的缺陷、咬合创伤有关,也与牙本质中有机质、无机质相对含量随年龄变化有关。有效的牙体牙髓治疗与修复,包括充填体的选择,根管治疗后作全冠修复,以及严格的备洞原则及治疗后调牙合,具有早期治疗和预防牙折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局部治疗早期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49例,随机分成试验组27例,对照组22例。试验组经2%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冠周后,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入智齿冠周及龈袋内,3 d后复诊;对照组经冠周冲洗后于龈袋内置碘甘油,连续冲洗上药3 d。记录评价疗效。结果智齿冠周炎病例中垂直(颊向)位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近中(水平)位。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是治疗早期智齿冠周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7.
储德强  赵兵  叶虎 《安徽医药》2015,36(7):813-815
目的 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3例颌骨囊性病变(包括5例含牙囊肿、6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2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进行经口内开窗减压术,术后定期复诊,拍摄X线片或锥形束CT检查,观察术后囊腔缩小情况。结果 13例患者中4例含牙囊肿囊腔完全消失,剩下9例均行Ⅱ期刮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开窗减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但对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仍需行二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牵张成骨已成为矫治牙颌面发育不足及整复颌骨缺损畸形的一个重要手段。怎样有效控制牵张过程中组织生物力学变化将有助于临床牵张方案的确定。本文就牵张成骨中下颌骨三维方向上生物力学变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晋林  赵兵  叶虎 《安徽医学》2014,(8):1072-1074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CBCT)在颌骨内埋伏多生牙定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颗颌骨内埋伏多生牙采用普通X线检查,定位不准确者应用CBCT扫描并采用三维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判断其在颌骨内的位置。结果 CBCT可以从任意角度旋转观察埋伏牙立体解剖图像,确切地显示埋伏牙的数目、牙体大小、形态、萌出方向、与邻牙的位置关系。结论CBCT可准确定位颌骨内埋伏牙,为其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整合素β1的表达变化。方法:作犬下颌骨颊舌向骨皮质牵张模型。固定牵张器一周后开始牵张,每天2次,每次0.5mm,连续7天。牵张完成后第4天及第1、2、4、6、8周取新生骨组织标本作成石蜡切片并用LSAB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整合素β1在新骨组织,特别是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上的表达。结果:牵张成骨过程中,整合素β1在新骨的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表达不同。成骨细胞膜上整合素β1在第一周开始表达,第2-4周表达最强,第8周恢复正常水平。在破骨细胞膜上第4天弱阳性表达。一周后数目明显抑制,第4周消失。结论:牵张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整合素β1表达增强,提示在牵张成骨中发挥重要作用,整合素β1可能与介导应力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