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为此我们于1980年11月~1981年1月,对嵊县人民医院住院确诊出血热患者180例进行了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动态检测(共572例次)。其结果表明出血热病人在多尿期与恢复期循环免疫复合物均明显升高,高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96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现症患者进行15项动态的出凝血实验室指标观察,证实其出凝血障碍是毛细血管广泛受损、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和抗凝物质增加等综合影响的结果。ATⅢ含量和活性的增加是一种代偿机制,失代偿则发生 DIC。本组资料表明出血热患者具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应激性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血游离肝素含量增高等特点,因此建议修改 EHF 并发 DIC 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和社会对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高技术服务的新需要,创建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新层次,以加速我国医学专家队伍后备力量的培养完全必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各地通过临床实践及科研工作,对流行性出血热难治性休克(Refractory shock)危重症候群的认识及抢救,积累了不少经验。现结合我们近年中对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观察及防治科研工作,谈四点看法。一、促使发生严宜休克或难治性休克的可医师进修杂志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糖尿病患者肝血流图有异常的,也有正常的。异常波型发生率为75.26%。并发现在普查病例中异常肝血流图改变者占71%。故认为肝血流图检查可能为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务院《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教学计划的修订属于高等学校的职责范围。如何根据国家教委的宏观指导要求,结合各校实际,修订好教学计划,是当前医学院校的一项迫切任务,应该切实做好。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是我国当前主要传染病之一,其出血机制迄今不明,该病目前有一定死亡率,而大出血是造成该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其大出血机制,对防治出血热、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1981年11月~1982年1月,对嵊县人民医院住院确诊出血热患者70例进行了有关出血机制的研究,全部病例检测了免疫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