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短暂性脊髓缺血发作,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笔者在临床中确诊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附1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1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6周后评定。结果 康复组抑郁发生率10.67%,对照组34.8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波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入组,并随机分超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超声治疗组同时给予经颅低频超声(超声频率0.8MHz,声强0.75~1.25W/cm2)治疗,30分钟/次,1次/日,10天1疗程,观察结果.结果:超声辅助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梗死进展的发生率及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经颅低频超声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病情进展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EA)刺激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脊髓损伤(SCI)大鼠局部存活和分化的影响,及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大鼠BMSCs,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进行标记用于移植。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CI)、BMSCs移植组(BMSCs)、BMSCs移植+EA组(BMSCs+EA)和抑制剂IGC-001干预组(BMSCs+EA+IGC-001),每组12只。除sham组外,各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SCI模型,尾静脉注射被BrdU标记的BMSCs,并给予EA和IGC-001干预4周。移植后第1、7、14、21、28天采用BBB运动评定量表评估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4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素3(NT-3)的含量;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局部BrdU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表达,评估BMSCs移植后的存活及分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损伤脊髓组织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MSCs组大鼠BBB评分、损伤脊髓组织中NT-3含量及β-catenin、c-Myc、cyclin D1等蛋白表达水平均较SCI组显著升高(P0.05);BMSCs+EA组大鼠BBB评分,损伤脊髓组织中NT-3含量和β-catenin、c-Myc、cyclin D1等蛋白表达水平及移植后BMSCs存活数量和BMSCs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数量均较BMSCs组显著增加(P0.05)。IGC-001干预可显著逆转EA刺激作用。结论:EA刺激可促进SCI大鼠移植BMSCs存活及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介导的NT-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开展和推广康复医学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基层医院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所限 ,开展康复治疗仍有很多困难。我院是一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自 1998年开设偏瘫康复科至今 ,收治患者近 30 0例 ,工作中有些体会 ,愿与广大基层医院的同仁们交流。1小规模起步 ,边开展、边发展开展康复工作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康复人员培训、购置规范的康复设备等 ,若想一步到位 ,需购置成套设备 ,改建康复场地 ,投入太大 ,基层医院难以承受。所以 ,我们首先选派专职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 ,对患者经常用到、必不可少的设备 ,择优购置 ,这样既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内科保守治疗与微创侧脑室引流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及并发感染状况,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内科保守组)与治疗组(微创引流组),每组分别为38例和34例,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MMSE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和4周MMSE分值分别为(23.58±4.03)、(23.71±3.87)分,对照组分别为(21.64±3.71)、(21.80±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脑出血微创侧脑室引流患者的感染部位常见于胃肠道、皮肤黏膜、口腔、呼吸道、气管切开、泌尿道等部位,其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为28.95%.结论 微创侧脑室引流治疗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1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n=56例)和对照组(n=58例)。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于常规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ADL)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早期综合康复组较对照组患者功能改善明显:(1)两组患者1个月的ADL、ESS及MMSE评分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患者3个月后ADL、ESS及MMSE评分间差别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拜阿司匹林300 mg,1次/天,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氯吡格雷75 mg+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天,睡前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最大厚度,并计算斑块面积及数目。结果:2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最大厚度和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且2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最大厚度和斑块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对照组治疗后不稳定斑块数目与稳定斑块数目基本不变;观察组治疗后不稳定斑块数减少15处,稳定斑块增加9处,斑块减少6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减少颈动脉IMT、斑块最大厚度、斑块面积及稳定斑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