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估2 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6 种骨标志物(骨钙蛋白、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骨 保护素、碱性磷酸酶和骨硬化蛋白)水平是否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相关。方法 选取2015 年9 月— 2018 年12 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 患者200 例,其中100 例在2 年的随访过程中出现了 CVD。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CVD 分为CVD 组和无CVD 组,每组100 例。用多重试剂盒法测量血清中 6 种骨标志物,使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骨标志物与CVD 风险的关系。结果 CVD 组年龄、糖尿病 病程、骨钙蛋白、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骨保护素、碱性磷酸酶、骨硬化蛋白水平较无CVD 组高(P <0.05)。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血浆浓度的骨桥蛋白水平[Ol ^ R=5.112(95% CI :1.032,22.423), P =0.000] 是T2DM 患者发生CVD 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骨桥蛋白是T2DM 患者CVD 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其他5 种骨标志物和CVD 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融入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进一步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76例,将176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的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教育。而实验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有效率。门诊易于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针头更换情况并进行分析,找出患者操作的误区。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笔注射相关信息调查评价表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其中腹部注射区域皮肤状况由本科室糖尿病专业护士进行评估;根据患者重复使用针头频次进行分组,对不同更换频次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情况普遍,51.25%的患者腹部注射区域存在异常。不同更换频次两组间年龄、HbA1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胰岛素时间及腹部注射区域皮肤状况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现象严重,糖尿病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疾病饮食治疗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依据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设计调查表,对10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饮食治疗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认知水平普遍较低,且认知水平与患者文化程度、是否受过相关教育、病程长短显著相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和分析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规范血糖监测的态度、认知,并分析其相关因素及对策。 方法 参考《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设计调查问卷,于2017年5—6月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非内分泌科(58个临床科室)的58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系统描述分析。 结果 非内分泌科室的护士对规范血糖监测中血糖仪和试纸的正常工作环境有79.3%的护士不知道;血糖仪的测试范围有58.6%的护士不知道;每瓶试纸开启后的有效期有70.7%的护士不知道;特殊人群血糖控制标准有86.2%的护士不知道;血糖的危急值有50.0%的护士不知道。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职称、不同工龄、培训次数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得分随职称的升高而降低;随工作年限的延长而降低;随培训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在学历上护士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非内分泌科护士对血糖监测重视和关注程度不够,导致糖尿病患者缺乏针对血糖监测的指导和教育。因此需要深化《指南》建议的血糖监测方案,进一步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非内分泌科护士对规范监测血糖的重视和关注,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血糖监测的专项培训,提供简明的规范化的血糖监测知识小册子供护士随时查询,分享规范血糖监测案例等途径来提高非内分泌科护士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糖尿病认知水平低下是阻碍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糖尿病教育是血糖管理的核心,是患者认知程度提升的关键环节。因此,本研究旨在引入新型糖尿病教育模式,探索传统模式教育联合并发症体验式教育对低学历2型糖尿病认知水平及血糖调控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6—10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低学历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传统糖尿病健康教育)和观察组(44例,传统健康教育联合并发症体验)。采集全部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病程、腰围、体重指数等基本资料,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利用各种教具如背心、沙袋、特殊塑料肾脏模型、特制眼镜、针织手套、弹力手套、海绵垫等实现多种糖尿病并发症体验感受,以管理行为量表得分作为自我行为判定的方法。评估患者认知水平和血糖控制疗效,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联合并发症体验式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血糖调控产生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96例患者按住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即入院时,实施首接负责制,病房护士从接诊患者及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都显示人性化理念,如工作流程人性化,创造温馨病房,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尊重生命等;出院时,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换,回归家庭与社会;出院后,加强跟踪随访。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遵医行为提高(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蚌医附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40例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20例患者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24周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上升和尿蛋白减少均显著优于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组(P〈0.05),治疗缓解率高于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组(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对患者生育功能影响小,多数患者能够耐受治疗。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能有效缓解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预后,临床治疗缓解率可能高于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皮肤病变的特点,探讨其病因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60例糖尿病皮肤病变的综合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痊愈和显效48例(80.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皮肤病变基本消失;进步7例(11.7%);无效5例(8.3%)自动出院。结论对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及时采取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综合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血糖,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病情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导致护理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现代护理发展趋势,将日益呈现出开放性、多元化、系统化、人性化等特征。因此,对护理人员综合质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护理发展趋势及其对护理人员相关素质要求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