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笔者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工作》之后,对他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初步总结了魏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态度是决定人们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表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能不能讲好一堂课,学生喜欢不喜欢上这堂课、能不能从这堂课上学有所获,都与教师的教学态度紧密相关。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教师职业的宏观看法,也是教师个人情绪、意志及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微观表现。教学态度包括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消极的教学态度。1消极的教学态度消极的教学态度对课堂教学是破坏性的,起着负面的影响。消极的教学态度源于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片面或错误认识。如果把教育工作仅仅看作教师个人谋生…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一位政府官员在回答"深圳市需要什么人才"时,明确指出,不是看学历高不高,而要看是不是有效用的人才.有效用,就是要胜任某一岗位,发挥岗位作用,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据统计,深圳市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级人才只占全部就业人员的20%左右,而大多数是初、中、高级职业技术人员.可见,学历并不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未来现代化人才培养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最近对一部分中专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一些反馈信息显示出当今中专生存在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其表现形式集中反映在“四个对立”上。第一个“对立”是中专生与学习对象的对立。中专生是中专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对象是教材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产生了厌学情绪的中专生认为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未必对己有益、没必要学习掌握,而视为是给自己身心带来痛苦的“尤物”。这样的中专生,看到书本就“烦”,更有甚者毁坏书本、破坏实验设备,歪曲书本知识原理,戏弄实践操作技能。第二个“对立”是中专生与其学习活动的对…  相似文献   
5.
我校自设置面向广大农村偏远山区招生的社区乡村医士专业以来,拓宽了学校的生源渠道,也为农村落后社区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初中级卫生技术人员。乡村社区医士专业学生构成复杂,文化基础不一,对他们的管理难度较大。如何管好乡医学生,力求达到培养目标,笔者想结合自己几年来的经验体会,就乡医学生管理的难点与重点作些肤浅的探讨。1乡医学生管理的难点1.1乡医学生起点不同,入学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管理制度难于一步到位。一个乡医班中,年龄悬殊较大,生活习惯也大不一样。有的同学对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难于很快适应,他们入学前习…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关系到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败,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探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积极性的内在规律,对于指导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专学校招生方式的变革,大量低分、低素质、难管理的学生进入中专学校,给中专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有的学生管理体制暴露出许多弊端,不能达到对现有中专生的有效管理。探讨如何建构新的中专生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加强思想政治(简称“思政”)课教学管理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职高专院校要从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落实保障措施、强化管理细节等方面着手,通过抓管理促质量、见实效.  相似文献   
9.
地方经济和民族文化落后的沉重负担,不仅影响高职院校贫困生学习自信,还影响其就业价值取向。研究高职院校贫困生自信教育,对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强化贫困生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学教育发展必须紧密联系地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需要。在曲靖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调研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优化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有指导作用,对促进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