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114例春季结膜炎的过敏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结膜炎是一种反复发作、双眼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眼病,多发于春夏季,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本病特点是双眼睑结膜出现大而扁平的乳头及角膜缘附近胶样增生,分泌物粘稠,有复发性,可反复多年。本病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复发率高。我们对2002~2004年的114例春季结膜炎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该病的常见过敏原,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周悦  陈朔晖  冯静怡  吴小花  史彩平 《浙江医学》2019,41(20):2238-2239,2245
目的探讨ChildLife服务在儿童眼科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接受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ChildLife服务干预。在手术前0.5h对患儿的配合程度及焦虑程度进行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水平、术后苏醒期的躁动评分以及两组患儿父母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的配合程度及焦虑程度评分、术后躁动评分和家长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hildLife干预对手术患儿及其父母均能产生积极影响,使患儿恢复良好心态,获得术后更好恢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少见而又独特的间叶性肿 瘤,近年来才被WHO正规命名并分类。IMT多见报道于肺部,亦可发生于肺外任何部位,但少见于头颈部,而眼 眶则比较罕见,本研究报道了1例病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学习了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组织学形态、诊断以及治疗等,以期提高对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破坏性极大的超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若不能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并发症,造成严重视力损害。2004~2006年采用罗氏芬针与泰利必妥滴眼液进行全身和局部联合治疗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35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病例 患儿,女,29月。因发现左眼肿块20月,近1月迅速增大,初步诊断为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外期,于2005年6月10日住院。患儿在出生后9月由医院发现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期,家属拒绝治疗。最近1月前发现左眼球迅速增大,哭闹不安。无类似病家族史。生命体征稳定。右眼能看见较小物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近视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比较近视儿童和正常儿童血清中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研究其与近视眼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79例近视儿童与40例正常儿童,运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GF1及IGFBP3的质量浓度,分析它们与近视及近视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近视组中IGF1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GFBP3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中IGF1的质量浓度与近视的发生发展有关,而IGFBP3与近视无关。血清IGF1的检测简便,临床上可作为儿童近视程度进展观察的一种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睑内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睑内翻发病原因并据此改良手术方法。方法 先天性睑内翻59例(114眼),行皮肤轮匝肌切除及下睑缩肌离断术,其中伴有倒向型内眦赘皮较重联合行L型皮肤切除术者19例(38眼)。术前检查59例向下注视时下睑鼻侧1/3~1/2部分下移、内收,内翻、倒睫加重,说明下睑缩肌张力强。结果 59例(114眼)睑内翻矫正良好,眼球正位及下转位睫毛均不接触角膜,下睑不下移,治愈率100.00%。结论 本术式去除先天性睑内翻根源,更利于下睑生理功能恢复,可作为先天性睑内翻常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豆状核变性的眼部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眼部病变的特征和发病情况,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6年来我院确诊的91例WD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一般情况、家族史、症状与体征、铜代谢生化及眼部检查结果等.结果眼部有异常表现者81例(89.0%),角膜K-F环阳性者72例(79.1%),K-F环表现首先出现角膜上下缘棕褐色颗粒沉积,逐渐扩大为环绕角膜的色素带.巩膜黄染26例(28.6%),白内障10例(11.0%),瞳孔对光反射迟钝5例,瞳孔对光反射消失3例,双眼细震颤2例,未见眼底异常和视力下降病例.结论WD的眼部异常率高,K-F环和白内障是WD的重要体征.有神经系统症状的WD患者K-F环亦可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史彩平  叶盛 《浙江预防医学》2005,17(1):51-51,63
儿童视神经炎一般起病急剧,视力减退明显,但不易及早发现,很容易延误治疗.为探讨儿童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本文对1993~2003年间在本院诊治的15周岁以下视神经炎儿童31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