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甘西鼠尾草 Salvia przewalskii Maxim.又名甘肃丹参 (甘肃 )、丹参 (云南 )、高原丹参 (青海 )、红秦艽 (四川 ) ,隶属于唇形科(L abiatae)。因其与常用中药丹参的化学成分类同 ,近年来受到了广大药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在甘肃、北京等地 ,甘西鼠尾草及其褐毛变种已作为丹参的代用品使用多年 ,川产甘西鼠尾草 (藏药红秦艽 )在四川作为秦艽的代用品[1 ,2 ] 。同属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作为活血化瘀药在临床上广为使用。近年来 ,对丹参的开发利用日趋上升 ,因而丹参将面临供不应求的趋势。根据植物亲缘学的研究 ,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药内服、外熏洗及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83例口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证明本方案对口僻的治疗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三个角度对微博客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进行探讨,其中主要包括:微博客的定义、微博在行业中的应用和在医疗行业发展中的讨论和展望。了解微博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情况,提高国内医疗行业对微博等社会媒体工具的重视。介绍微博应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情况及评价其优势和不足之处。结果与结论:微博目前主要用于信息搜集、学术交流、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和患者咨询服务等方面,具有便捷、实时、高效传播、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等优势,但由于其目标群体不确定、信息的有效性无法衡量、技术不完善等因素,目前只能作为科学研究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4.
着眼旧家医疗信息化发展全局,208医院与珲春市医疗机构、中国移动吉林公司联合建设基于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区域智慧医疗体系。论证了区域智慧医疗体系的建设思路,以决策支持、个人健康管理、医疗质量评价以及技术支援四大模块分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实现医疗资源芪享、军地融合、共同发展,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先行迈出探索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应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和气质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胆安合剂(大黄、元胡、黄芩、厚朴、木香、金钱草、甘草等)中的药效物质。方法应用反相C18色谱柱,甲醇-0.1%磷酸(88∶1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09 nm,220 nm,柱温40℃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高纯氦气为载气,体积流量1 mL/min,EI离子源进行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胆安合剂提取物薄层层析有明显的特征斑点;延胡索乙素、厚朴酚、大黄素、大黄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68~10.88μg/mL,12.25~12.98μg/mL,2.56~2.71μg/mL,3.54~3.67μg/mL;气质联用分析鉴定相似比≥800的挥发性化合物54个。结论己醛、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甲基-1-(1-异丙基)-3-环己烯-1-醇(R)、薄荷基-1-烯-8-醇、桉醇基-4(14)-烯-11-醇和巴西菊内酯6种挥发性物质可作为总挥发油的特征成分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脂质纳米粒由于其优越的特征备受青睐。本文通过腹腔注射评价了双氢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荷S180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 以及在荷S180昆明鼠内的生物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双氢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显著抑制了肿瘤的增长, 通过腹腔给药在20, 40和80mg/kg时肿瘤抑制率分别为71.24%, 79.20%和85.74%, 在荷S180小鼠体内静脉注射双氢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后, 药物的生物分布表明双氢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与双氢青蒿素溶液相比, 双氢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显示了明显不同的生物分布。因此, 本文实验结果确实证明了双氢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与双氢青蒿素普通混悬液相比, 在相同剂量下双氢青蒿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显示出更优越的抗肿瘤作用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几年来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并提出应结合药理实验,对不同的化学成分分别加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的稳定性,为该药新制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有关规定进行稳定性试验和加速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结果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于(4500±500)lx放置10d后其含量下降百分率最大(为4.15%),表层颜色由白色转为微红,提示其对光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在60℃条件下放置,第5天、第10天的含量分别下降了0.84%和1.45%;在相对湿度为(90±5)%条件下放置,第5天、第10天的含量分别下降了0.21%和1.27%。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对湿或热稳定,对光较敏感,新制剂的研究要考虑药物对光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