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是常见的咽部疾病,细菌和病毒是引起这两种疾病的主要病原[1]。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细菌耐药率逐渐升高,单纯的抗生素治疗病程长、疗效差,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114例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患者治疗,并与常规西药治疗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资料患者1男性,56岁。患颈段食管癌,病变长约6cm,于2005年5月8日入院。因有肺等多器官转移而未手术,予化疗及支持疗法。1个月后,因痰黏稠不能咳出,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术中因有明显咽喉压迫感,套管气囊未充气。术后1  相似文献   
3.
吴中民  厉瑞飞 《新中医》2015,47(12):173-174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90例AR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1揿/每侧鼻孔,早晚喷鼻2次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中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3例,中西医组发生6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半年,分别复发8例(19.05%)和14例(40.00%)。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中西医结合治疗AR的疗效优于单纯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治疗,安全性较好,并能降低其中远期复发率,具有治疗与预防其病情反复发作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血清抵抗素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检测血清抵抗素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和65例健康人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及血清抵抗素进行检测.分析血清抵抗素浓度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OSAS组患者的AHI、TG、FINS、HOMA—IR及抵抗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最低SaO:及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抵抗素浓度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正相关,与最低SaO:呈负相关。结论OSAS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升高,其中BMI、FINS、HOMA—IR、AHI及SaO。是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给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儿童鼻后滴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儿童鼻后滴漏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连续用药1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喷嚏、鼻塞、流涕、咳痰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积分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8% VS 77.27%,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给药治疗儿童鼻后滴漏效果显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用药,适合于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9例手术后发生耳道狭窄、闭锁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探讨医源性外耳道狭窄、闭锁的发病原因,病变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7.1~2009.1,131例(133耳)外耳道、中耳手术的病例资料,其中9例(10耳)出现术后狭窄或闭锁(7.52%)。结果 4例外耳道胆脂瘤(5耳),2例外耳道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出现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发生时间均在术后三个月以内,且在手术当中均有外耳道骨质暴露而未进行皮肤移植。狭窄病例局部药物处理后病情改善,闭锁病例半年后再次行外耳道成形术效果良好。结论对原发外耳道、中耳疾病(肿瘤、外耳道胆脂瘤等)术中处理不当,术后复诊、换药不及时均会造成医源性外耳道狭窄、闭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口服头孢地尼5d与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d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疗效,并比较此两种方案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头孢地尼组按头孢地尼100mg/次,3次/d,饭前1h或饭后2h服用,连续使用5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50/125mg/次,3次/d,连续使用10d。用药前后观察症状、体征.进行耳镜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听力检测等,评价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对比头孢地尼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治愈率、两组患者用药后症状特征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来判定两者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头孢地尼组108例患者中显效以上共105例(97.2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112例患者中显效以上共102例(91.0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013,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表现均显著缓解;不良反应表现为丘疹样皮疹、荨麻疹、腹泻,共4例,每组2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口服头孢地尼5d治疗AOM的疗效优于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d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是治疗AOM时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从而抑制胃酸分泌。相对于H2受体阻滞剂,PPI抑酸程度更强,可有效促进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溃疡愈合[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