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长病程继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76例病程≥10年的继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患者基本特征及各量表评分对继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选取76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病程≥10年的继发性癫痫患者QOLIE-31总分为(68.27±8.62)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92.45±1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QOLIE-31总分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r=0.412,P=0.021)、病程(r=-0.353,P=0.006)、不良反应量表(SEP)评分(r=-0.364,P=0.000)、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r=0.815,P=0.000)、斯特鲁普(Stroop)效应得分(r=0.754,P=0.005)、词汇流畅性得分(r=0.423,P=0.00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r=-0.506,P=0.000)、贝克抑郁问卷(BDI)评分(r=-0.440,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对QOLIE-31得分有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有SEP评分(r=-0.356,P=0.017)、MoCA评分(r=0.202,P=0.007)及BDI评分(r=-0.248,P=0.076)。结论长病程继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其中SEP评分、MoCA评分、BDI评分是影响癫痫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SEP评分的独立贡献远大于其他两项,提示临床上应重点注意病程≥10年的患者治疗药物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60例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栓肠溶胶囊,对照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28 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指数≥75的例数增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消栓肠溶胶囊能显著改善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患者血清心肌酶、心电图、心脏彩超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83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对照者83例,测定入选研究对象的血清心肌酶,并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患者进行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初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以CK-MB升高为明显(P〈0.01)。酶学异常患者心电图提示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心脏彩超提示不同程度心包积液。经补充甲状腺素治疗后12周,心肌酶及心电图、心脏彩超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血清心肌酶水平变化可作为初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判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腔隙性脑梗死1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临床表现、脑CT及MRI特点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97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7例患者有高血压史155例(78.7%),糖尿病124例(62.9%),冠心病102例(51.8%),高脂血症110例(55.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5例(17.8%),烟酒嗜好89例(45.2%)。按Fisher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单纯运动性轻偏瘫(PMH)98例,PMH变异型12例,感觉运动性卒中(SMS)9例,单纯感觉性卒中(PSS)6例,构音-手笨拙综合征(DHS)3例,腔隙状态(LS)23例,无症状腔隙性梗塞(ALI)35例,丘脑内囊综合征(TICS)11例。病灶基底节区最多见121例(占61.4%),其次为内囊、侧脑室、侧脑室旁及放射冠,少见部位有丘脑、额叶、顶叶及脑干。结论: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乃是防治本病的关键。CT扫描或MRI是最佳的诊断手段,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成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并探讨两者间关系。方法对收治的105例成年癫痫患者及105例正常对照进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SPM)以比较其认知功能。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QOLIE-31)比较有认知功能障碍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成年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癫痫患者的QOLIE-31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有认知功能障碍癫痫患者的QOLIE-31评分显著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癫痫患者(P<0.05)。结论癫痫能够显著影响成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并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应重视其相关因素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佛山地区尿碘含量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选择于2010、2011年参加健康体检的3250名18-82岁佛山地区居民的尿碘检查和甲状腺B超检查资料,分析尿碘含量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关系。结果:尿碘小于100—L时,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9.26%,100—300№几时,患病率为26.20%,大于300州L时,患病率为17.80%,尿碘水平与已经存在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无相关性(P=O.09)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直径分析,显示在存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随年龄增加,甲状腺结节直径呈上升趋势(P=O.001o结论:尿碘含量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无明显相关,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视觉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为早期的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90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以及随机选取90例正常人进行视网膜的对比敏感度检测,将分辨光栅和方向的对比度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0.5、5、10、20、40周/每度视角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水肿组与无黄斑水肿组比较,空间频率在5、10、20、40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的视觉对比敏感度有所下降,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巫碧佳  王鹏  卢颖瑜  区腾飞  李永鸿 《吉林医学》2011,32(12):2303-2304
目的:研究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病情开始第1天、第2天、第3天早晨采空腹血测定Hcy及每天按NIHSS评分标准评估,选取早期进展性卒中患者40例入组进展组,同期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进展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病情进展的第1天、第2天、第3天患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进展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相关性,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不能作为评估卒中进展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恶化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佛山地区临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患病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的差别。方法对526例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酪氨酸磷酸酶蛋白抗体(ICA-Ab)及胰岛素自身抗体(IAA-Ab),计算LADA的患病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1)临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LADA患者检出率为5.9%(31/526),其中GAD-Ab、ICA-Ab及IAA-Ab的阳性检出率为5.2%、2.3%及0.9%。(2)病程1年内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其LADA检出率为11.3%,高于病程1年以上患者的4.6%(P<0.05)。(3)LADA检出率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关,无家族发病史、低体重、低C-肽水平及发病年龄小者有较高LADA发生风险。(4)43.6%的LADA患者伴有两种以上代谢异常,其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在LADA患者中有16.1%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结论 (1)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5.9%为LADA,应及早进行糖尿病抗体检测及临床干预。(2)超过2/5的LADA患者有多种代谢异常,提示LADA患者应进行代谢方面检查以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影响脑梗死后癫痫(PIE)发作及难治性脑梗死后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3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诊断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脑梗死后癫痫及难治性癫痫为评价指标。分析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癫痫发作类型、首次发作出现的时间、间隙期脑电图、神经影像学资料、早期溶栓治疗等。结果:62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36~89岁,平均63.2岁,其中59例出现脑梗死后癫痫(9.39%),其中18例为部分性发作。难治性癫痫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OR=3.73,95%CI2.65~5.30,P=0.021),意识障碍(OR=5.61,95%CI2.42~10.36,P=0.013),颞叶受损(OR=8.25,95%CI5.80~26.53,P=0.000),间隙期脑电图癫痫样放电(OR=11.70,95%CI8.52~35.03,P=0.000)等。难治性癫痫16例,发生的相关因素:部分性发作(OR=3.09,95%CI2.24~10.91,P=0.032),早期癫痫持续状态(OR=4.78,95%CI1.68~9.32,P=0.011),问隙期脑电图多灶性棘慢波(OR=6.65,95%CI8.02~16.19,P=0.036),颞叶受损(OR=2.33,95%CI1.75~8.27,P=0.001)和急性期难以控制的发作(OR=6.13,95%CI4.55~13.35,P=0.001)。早期溶栓治疗(OR=2.39,95%CI1.15~5.87,P=0.029)和首次发作延迟(OR=4.74,95%CI3.15~10.32,P=0.015)可以减少难治性癫痫的出现风险。结论:脑梗死后癫痫是脑梗死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难治性癫痫较为多见,有多种因素与其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