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经胸非体外循环先心介入封堵术是一种融合传统心外科手术与心导管介入术特点的治疗方法,广泛用于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1]。与既往疗法相比,经胸非体外循环先心介入封堵术亦可取得显著疗效,该疗法的手术时间短、创伤性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对麻醉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对于经胸非体外循环先心介入封堵术的麻醉,关键在于保证麻醉镇痛、镇静同时稳定围术期生命  相似文献   
2.
朱军  卢敬利 《中国基层医药》2012,(17):2666-2667
笔者选取86例ASAⅠ~Ⅱ级肛肠外科手术患者,观察并比较骶管麻醉中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对改善术中镇静效果及术后创伤性记忆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肝炎肝硬化患者手术中应用帕瑞昔布与地佐辛进行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质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96例行腹部手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联合组(32例,麻醉诱导前10 min帕瑞昔布与地佐辛超前镇痛)、帕瑞昔布组(32例,麻醉诱导前单用帕瑞昔布超前镇痛)与对照组(32例,麻醉诱导前予以生理盐水)。三组术后均未予以镇痛处理。分别于术后即刻(T<sub>0</sub>)、术后60min(T<sub>1</sub>)、120min(T<sub>2</sub>)、4h(T<sub>3</sub>)、12h(T<sub>4</sub>)五个时间点,评估并比较三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外周静脉血β-内啡肽(β-EP)及Ramsay 镇静评分的差异。术前及术后4h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同时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差异;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同时间点对照组VAS评分及外周血β-EP水平最高,帕瑞昔布组次之,联合组最低(P<0.05),但三组Ramsay镇静评分均无差异(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三组患者VAS评分、外周血β-EP水平及Ramsay镇静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与术后PT、APTT、INR及Fib各指标在三组间均无差异(P>0.05),在同组内PT、APTT、INR及Fib各指标术前与术后也均无差别(P>0.05)。而术前三组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联合组最低,帕瑞昔布组次之,对照组最高(P<0.05);且三组内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三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最高,帕瑞昔布组次之,联合组最低(P<0.05)。术后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术中应用帕瑞昔布与地佐辛进行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质量更佳,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且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