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参苓白术散是益气健脾、除湿止泻之经典名方,主治脾虚湿盛证,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改善肺功能、改善胃肠功能、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药理作用,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支气管哮喘、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糖尿病等。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参苓白术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参苓白术散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提示人参皂苷Rg、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茯苓酸、去氢土莫酸、山药素Ⅰ、山药素Ⅲ、薯蓣皂苷元、莲心碱、甲基莲心碱、木犀草素、槲皮素、甘油三油酸酯、β-谷甾醇、桔梗皂苷D、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苷、派可林酸、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乙酸龙脑酯可作为参苓白术散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参苓白术散的后续研究提供质量控制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蒲黄饮片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方法,全面评价蒲黄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16批蒲黄饮片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异鼠李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5种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及其和的含量。采用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色法测定蒲黄中以黄酮类为主的酚类含量,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蒲黄总甾醇含量,并使用非关联系数δ、非关联度、关联度等相关概念表征各批号蒲黄饮片与基准饮片质量关联性。结果批号7、3、5、4、10、13有效指标性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基准批号8,批号5、7、6、10、1、13与基准批号8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7、5、10、13优良度居前。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通过将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组成大类总含量及其相对比值与具有确切药效的基准饮片的关联度结合分析,可综合精准评价蒲黄饮片质量优次,为蒲黄饮片筛选、药物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3.
参苓白术散是益气健脾、除湿止泻之经典名方,主治脾虚湿盛证,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改善肺功能、改善胃肠功能、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药理作用,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支气管哮喘、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糖尿病等。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参苓白术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参苓白术散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提示人参皂苷Rg、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茯苓酸、去氢土莫酸、山药素Ⅰ、山药素Ⅲ、薯蓣皂苷元、莲心碱、甲基莲心碱、木犀草素、槲皮素、甘油三油酸酯、β-谷甾醇、桔梗皂苷D、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苷、派可林酸、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乙酸龙脑酯可作为参苓白术散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参苓白术散的后续研究提供质量控制参考。  相似文献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和解少阳、清解里热的经典名方。具有抗抑郁、保护心血管、抗失眠、抗焦虑、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情志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科疾病等。总结近年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并按照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解析,提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黄芩苷、茯苓酸、去氢土莫酸、6-姜酚、8-姜酚、槲皮素、芦荟大黄素、β-谷甾醇、山柰酚、桂皮酸、桂皮醛可成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栀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式,有效精准地评价栀子饮片质量。方法运用所建立的HPLC-PDA法表征栀子药物体系特征图谱质量,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数量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6批栀子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指标性成分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和绿原酸的含量及环烯醚萜类(以栀子苷表征)、苯丙酸类(以绿原酸表征)的含量,同时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栀子总萜含量,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色法测定栀子总酚含量,对16批栀子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将16批栀子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以批号6为基准,栀子饮片特征图谱中共含有特征峰9个,其中环烯醚萜成分特征峰4个,苯丙酸类成分特征峰5个,16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9个特征峰。批号3、4、7、8、13有效指标性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基准批号6,批号7、1、9、4、3、12、5、14与基准批号6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3、4、6、7优良度居前。结论建立了栀子饮片的HPLC特征图谱质量表征方法,并结合总酚及总萜含量测定对16批栀子饮片进行质量表征。所建立的基于药物体系的栀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关注了栀子饮片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能有效精准地评价栀子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基于药物体系的发现,并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全面表征生地黄质量并关联分析,评价生地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首次同时测定15批生地黄饮片中梓醇、毛蕊花糖苷2种环烯醚萜苷及酚类的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首次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生地黄中总环烯醚萜含量,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色法测定生地黄中酚类含量,并使用非关联系数、非关联度、关联度等相关概念表征各批号生地黄饮片与基准饮片质量关联性。结果:批号2、8、14、5、4关键有效指标性成分和总环烯醚萜、总酚含量总体高于基准批号13,批号14、5关键有效指标性成分和总环烯醚萜、总酚含量与基准批号13接近。其中批号14、4、15、6、8与基准批号13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4、5、4、8质量优良度居前,其次为批号2、15、6。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通过将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组成大类总含量与具有确切药效的基准饮片的关联度结合分析,可综合精准评价生地黄饮片质量优次,为生地黄饮片筛选、药物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基于酚类成分特征图谱的女贞子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方法,以精确全面地评价女贞子饮片质量。方法采用所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PDA)法表征女贞子药材的特征图谱质量,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数量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4批女贞子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指标性成分红景天苷、酪醇、特女贞苷、槲皮素的含量及环烯醚萜类(以特女贞苷表征)、黄酮类(以槲皮素表征)的含量对14批女贞子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将14批女贞子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以批号S10为基准,女贞子饮片特征图谱中含有酚类特征共有峰11个,其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特征峰2个、环烯醚萜类成分特征峰5个、黄酮类成分特征峰4个,14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1个特征峰。样品S14、S12、S5、S8、S9、S6、S11中特征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样品S14、S12、S5、S8、S9与基准样品S10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样品S5、S8、S9、S12、S14质量优良度居前。结论基于特征图谱的质与量及其关联性的系统表征所建立的基于药物体系的女贞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评价模式,关注了女贞子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能够有效精准评价其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紫苏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式,有效、精准地评价紫苏子饮片质量。方法运用所建立的HPLC-PDA法表征紫苏子药物体系特征图谱质量,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数量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5批紫苏子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指标性成分木犀草素、芹菜素和迷迭香酸的含量及黄酮类(以木犀草素表征)、酚酸类(以迷迭香酸表征)的含量对15批紫苏子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将15批紫苏子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以批号15的样品为基准饮片,紫苏子饮片特征图谱中共含有特征峰12个,其中黄酮类成分特征峰5个,酚酸类成分特征峰7个,15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2个特征峰。批号15、6、9、10、2、5、7样品特征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批号6、12、11、7、4、14、10样品与基准饮片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5、6、7、10、2、5、9、12、11、14样品优良度居前。结论对15批紫苏子饮片进行特征图谱质量表征,所建立的HPLC法简便、准确。所评价建立的基于药物体系的紫苏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关注了紫苏子饮片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能有效精准地评价紫苏子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经典名方,主治气滞阳虚痹阻证,具有调节免疫、抗炎、镇痛、保护心脑血管、止痒、减轻冻伤、抗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凋亡、保护肾脏等药理作用,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后遗症、颈椎病、肩周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狼疮性肾炎等。笔者总结了近年来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提示黄芪甲苷、芒柄花素、山柰酚、槲皮素、肉桂酸、桂皮醛、6-姜辣素、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可作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质量标志物,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质量控制及后续的中药新药制剂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