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卢俊梅  林志智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44-145,14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衢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1月ICU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3例。将患者分为A组(n=46)和B组(n=57),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B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对ICU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3.37±5.14)d]、ICU住院费用[(31 347.35±2549.39)元]和并发症发生率[36.84%(21/57)]均明显低于A组[(18.56±5.35)d、(34 257.42±3446.65)元、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84.21%(48/57)]明显高于A组[56.52%(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84,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卢俊梅  吴霞云  徐芳芳 《新中医》2021,53(6):169-17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在重症监护室(ICU)无创通气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行穴位贴敷等对症护理,2组均护理7 d。观察2组护理期间谵妄及腹胀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谵妄、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穴位贴敷对ICU无创通气患者进行护理,能降低谵妄、腹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后再发气道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俊梅 《护理与康复》2010,9(11):941-942
总结气管切开后再发气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发生气道梗阻与痰痂阻塞、气管切开套管移位或脱出、套管气囊滑脱、气道异物形成、气道塌陷等有关。护理对策为密切病情观察、加强气道湿化、规范吸痰技术、加强气管切开护理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衢州市人民医院ICU病房重症肺炎患者86例,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ICU护理和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在与对照组相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CRP、TNF-α等炎症因子、金属基质蛋白功能水平、VC、FVC、FEV1及FEV1/FVC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其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MMP-9水平均降低(P<0.05),VC、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IMP-1、VC、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CRP、TNF-α、MMP-9水平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IL-6、CRP、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降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常规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应急预案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危机意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医院应用"应急预案"对ICU护士进行危机意识培训,组成培训管理小组,编写培训内容并实施,通过应急预案来提升ICU护士的危机意识,并提高护士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为培训后;以2018年没有进行培训的情况为对照,为培训前。对培训前后ICU护士的危机意识进行考核比较,并对培训前后ICU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培训后护士在危机成因、案例分析、危机应对的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培训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护士开展危机意识培训,利用应急预案来提高护士的风险应对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精细化护理对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撤机成功率、并发症的影响,分析机械通气撤机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体会。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使用机械通气救治的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精细化护理组,每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统计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依从率。 结果 护理4周后,精细化护理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APACHE评分低于常规组(均P<0.05)。精细化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为(4.89±1.02)d,短于常规组的(10.52±1.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50,P<0.001);精细化护理组一次撤机成功率为78.26%(36/46),高于常规组的58.70%(2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9,P=0.043);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5/4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8.26%(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0,P=0.036);依从率为95.65%(44/46)高于常规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44)。 结论 在机械通气撤机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能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一次撤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频震荡排痰机在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按随机数字法将衢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2例ICU重症肺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6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传统手工扣背排痰,观察组应用多频震荡排痰机排痰。治疗后,比较2组日均排痰量、体温(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及28 d病死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77.05%,χ2=8.296,P=0.016)。治疗后,2组PCT、CRP、WBC、PaCO2、T、CPIS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 <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 0.05);2组PaO2水平升高(均P <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日均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 0.05);2组APACHE Ⅱ评分显著降低(均P <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28 d病死率(1.64%)低于对照组(8.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8,P=0.209)。  结论  应用多频震荡排痰机治疗ICU重症肺炎,可明显缩短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排痰,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气水平,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