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①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无禁忌证的单胎头位临产初产妇 30 0例 ,随机分为腰硬组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硬外组 (硬膜外麻醉 )和对照组 (未用任何麻醉方法 )各 10 0例。行L2~ 3 椎间隙一点穿刺并一次成功。分别观察镇痛效果、起效时间、用药量、副作用、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情况。③结果 腰硬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以及用药量明显优于硬外组(uc=5 .34,t=16 .92~ 2 9.6 9,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宫颈扩张加速 ,第一产程明显缩短 ,而第二产程延长 (t =3.34~ 4 8.4 9,P <0 .0 1) ,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而阴道助产率增高 ,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下降 (χ2 =6 .82~ 2 0 .35 ,P <0 .0 1)。④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优于硬膜外麻醉 ,是一种安全有效、更适合全产程镇痛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在新式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①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适宜剂量。②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术孕妇 1 5 0例 ,ASAⅠ~Ⅱ级 ,采用L2~ 3 或L3~ 4腰椎 硬膜外联合麻醉。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5 0例 ,Ⅰ组注入轻比密度 5 g/L布比卡因 2mL ,Ⅱ组注入轻比密度 7.5 g/L罗哌卡因 2mL ,Ⅲ组注入轻比密度 5 g/L罗哌卡因 2mL。对腹壁肌肉松弛不理想者 ,硬膜外腔追加 1 6 g/L利多卡因碱性液 5~ 8mL。观察各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腹壁肌肉松弛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 ③结果 Ⅲ组达到最大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其他两组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 (F =6 .2 8、1 6 .5 1 ,q =4 .1 2~ 7.88,P <0 .0 1 )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 5min新生儿Apgar评分 3组间无明显差异 ;运动恢复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Ⅰ组 >Ⅱ组 >Ⅲ组 (F =4 5 .73、1 88.90 ,q =4 .1 2~ 1 3.2 1 ,P <0 .0 1 ) ;腹壁肌松质量Ⅰ组和Ⅱ组优于Ⅲ组 ;胎儿娩出时间Ⅲ组长于Ⅰ、Ⅱ组 (F =1 0 4 .1 0 ,q =1 7.38、1 7.39,P <0 .0 1 ) ;循环系统干扰Ⅰ组较其他两组为重 (u =2 .2 4 5 ,P <0 .0 5 )。④结论  7.5 g/L轻比密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1999年3月1日~2000年2月29日,我们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22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220例产妇均已进入活跃期,单胎头位,无产道及胎儿异常,无阴道分娩禁忌症,年龄23~35岁,孕周37~42周,无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选择条件相同的200例产妇为对照组。常规进行产程观察和处理。 方法:宫口开大3cm进入活跃期后,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取L3~4间隙穿刺硬膜外腔成功后,将一长度大于硬膜外腔穿刺针1·2cm的…  相似文献   
4.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了解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利弊。②方法 麻醉剖宫产5000例,其中一点穿刺4387例,选L2~3或L3~4硬膜外间隙穿刺;两点穿刺者613例,先行L1~2或L2~3硬膜外间隙穿刺,然后再行L2~3或L3~4蛛网膜下隙穿刺;腰麻用药为轻密度液、重密度液各2500例;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③结果 5000例产妇麻醉效果满意,不需硬膜外补充用药;98.67%的产妇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理想;7.30%的产妇出现不良反应。④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一种较理想的剖宫产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用于人流术15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胺酮用于人流术150例效果观察单祥英,毕连俊为解除人工流产给手术者带来的痛苦,我们试用小剂量氯胺酮于早孕人工流产负压吸官术止痛,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自1989年9月至1992年1月,随机150例早孕人工流产的妇女中施行氯胺酮麻醉(麻醉组),并以同...  相似文献   
6.
我院麻醉科对1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应用吗啡、布比卡因与东莨菪碱混合液硬膜外注入镇痛,年龄23~42岁,体重62~98kg,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Ⅰ组为吗啡2.5mg 加生理盐水至10ml;Ⅱ组为复合用药组,吗啡2.5mg、0.75%布比卡因3ml、东莨菪碱0.5mg 加生理盐水至10ml。全部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麻药选用1.2~1.4%利多卡因,术中用药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布比卡因配伍用于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治疗效果。②方法524例ASAⅠ~Ⅱ级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术毕均单次硬膜外腔注入含吗啡3mg、甲氧氯普胺20mg、布比卡因15mg的注射液5mL,然后Ⅰ组(n=260)持续硬膜外给予1.2g/L布比卡因+0.2g/L地塞米松,Ⅱ组(n=264)持续硬膜外给予1.2g/L布比卡因+0.005g/L芬太尼(两组全部2mL/h),观察并记录48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uc=0.036,P〉0.05),但Ⅰ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χ^2=7.79、13.41,P〈0.05)。④结论在单次吗啡硬膜外推注负荷量的情况下,地塞米松和布比卡因配伍持续硬膜外给药可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安定用于人流术止痛150例效果观察单祥英,魏建风,毕边峻(青岛市妇产医院,266012)本文报道小剂量氯胺酮结合术前药安定,用于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150例,年龄14~48岁。术前常规禁饮食6h小时,安定10mg、胃复安10mg术前30min肌...  相似文献   
9.
分娩疼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针对产妇的心理致痛及生理致痛,我们将中医的吐纳功法结合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分段阻滞联合用药的方法用于全产程分娩镇痛,达到全产程无痛分娩的目的。研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将我院1999年3月1日~2000年2月29日住院分娩的产妇320例分为两组,在门诊接受过吐纳功法培训的产妇220例作为实验组,未培训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为已临产,无产道及胎儿异常,无阴道分娩禁忌症,年龄在23~35岁,孕周在 37~42 w,无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与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无禁忌证的单胎头位临产病人3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n=100)。行L_(2~3)椎间隙一点穿刺并一次成功。A组芬太尼2.5 μg+布比卡因2.5mg轻比重液(溶量2ml),B组布比十因1.7mm+芬太尼2μg轻比重液(容量2ml),30分钟后两组硬膜外持续滴注0.075%布比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速度为10~14ml/h,总限量50ml,宫口近全时逐渐减慢速度至最低限度。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镇痛、阻滞效果,观察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效果、以及用药量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B组宫颈扩张加速、第一产程明显缩短,而第二产程有延长的趋势(P<0.05),剖宫产率下降,而阴道助产率增高(P<0.05),A、B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下降(P<0.05),而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腰硬麻联合用于分娩镇痛是一安全有效,更适合全产程镇痛的麻醉方法,B组用药剂量优于A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