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镇痛加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技术在小儿肾积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2007年对26例小儿行镇痛加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插管后行逆行肾盂造影,男20例,女6例,年龄6~14(10.3±2.5)岁。结果在本组26例患儿的操作中。成功24例,经过行输尿管镜逆行肾盂插管造影后,均明确肾积液的部位及肾盂输尿管梗阻的程度、长度,不成功2例,皆因尿道较细,不能顺利从尿道插入输尿管镜而不成功。结论镇痛加表面麻醉下利用输尿管镜行小儿逆行肾孟插管造影,能明确小儿肾积水的病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新诊断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PCNL组和RLU组,每组70例。MPCNL组行MPCNL治疗,RLU组行RLU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石清除率。结果:MPCNL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显著低于RL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RL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PCNL比较,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结石清除率,可是手术步骤更为繁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7年6月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诊断,分析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51例患者确诊为前列腺癌,占34.00%;前列腺癌患者影像学形态不对称、回声结节、液性回声的声像图表现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检后患者出现下尿路刺激症候、急性尿潴留、血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33%。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疑似前列腺癌病例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盂旁囊肿的后腹腔镜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1年9月,行后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病例7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7例均在腹腔镜下经肾后完成手术,未中转开放,囊肿直径在4~8cm,平均6.8cm,手术时间平均45min,出血量少,术后3~5天拔除引流管,随访3~48月复查B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行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少,恢复快,囊肿壁切除充分,复发率低,术中应注意保护肾血管及集合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国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初步探讨其自然病程发展规律及对常用药物治疗的反应.方法:患者60例,按患者就诊时情况,参照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25例及药物组35例.药物组采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联合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在初始、第6个月及第12个月时进行随访.结果:药物治疗组患者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清PSA检测、经腹B超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量、尿流率等较观察等待组均有明显改善且较迅速,服药1个月左右就表现明显.结论:α1-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国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症状、生存质量及增加尿流率.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从1972年开展乙型肝炎的检测工作后,先后应用了琼脂扩散法、对流免疫电泳法及目前的多克隆抗体(PcAb)致敏血球 RPHA 法和酶联免疫(ELISA)法等多种检测方法。最近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中日血液学免疫学研究中心又成功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间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共657例,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15例.总结病例特点,对可能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15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术前尿常规、中段尿培养、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术中液体灌注量等因素与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关.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液体灌注量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充分抗感染治疗、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术中液体灌注是减少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5例,27-64岁(平均49.8岁)。均经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经腹壁切口取出标本,然后将回肠牵出切口截取40cm长回肠段,剖开建成“M”型贮尿囊,并与双侧输尿管吻合再置入腹腔与腹腔镜下行贮尿囊尿道吻合建成原位回肠膀胱。行回肠新膀胱术。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7h,平均6.0h。出血量200~510ml,平均340ml,无输血。术后2~3天恢复肠道功能。术后三个月随访时患者排尿良好,新膀胱无明显残余尿,容量200-350ml。结论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很有前景,但还需要长时间随机对照和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斜卧截石位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处理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共68例72侧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采取斜卧截石位,先行超声定位下经皮肾镜术,建立通道并处理结石.随后自尿道行输尿管镜,将剩余结石冲入肾盂自经皮肾镜通道将结石取出.结果 67例71侧碎石取石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自穿刺开始至手术结束)15-60 min(平均34.3±12.2 min).1例患者输尿管出口及上段狭窄行二期肾切除术,1例先行肾盂穿刺造瘘二期手术患者,发现瘘道在结肠,即行变换穿刺通道手术成功.术后平均住院日6 d,结石取净率100%.结论 斜卧截石位下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体位舒适,手术时间短,有利于术中麻醉监护,碎石取石效果好,可作为其微创治疗的首选治疗手段,值得在基层医院中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