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损害患者的高级功能障碍与P300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8例不同病因的脑损害患者进行智商、记忆商、失认症及P300检查,其中脑梗塞34例,帕金森病18例,多发性硬化16例,并与51例年龄,性别和利手相匹配的正常人比较。结果脑损害各组患者的N2及P3波峰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3波幅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儿童获得性失语性癫疒间,在临床上较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1 病例 1.1 例1 女,9岁.因"发作性言语不能3个月"于2003年4月6日入院.患者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于2002年12月3日行室间隔修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持续抗凝治疗.2003年1月5日出现阵发性双手痉挛握拳、不能讲话,但神志清楚,可以行走,有时仅出现头向后仰,不能讲话,持续3~5 min后恢复正常,最长1次持续20 min,每天发作3~10次,发作时均无大小便失禁,无舌咬伤.既往无癫疒间病史及高热惊厥史.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心脏血液动力学检查正常,凝血功能正常;头颅CT及脑电图均正常,诊断为"癔病",给予心理暗示及药物治疗1个月,未见好转;后行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发现有多次阵发性尖波、棘波发放,连续发放达10多秒,诊断:儿童获得性失语性癫疒间.给予丙戊酸钠0.2 每日2次治疗,发作明显减少,1个月后发作停止.服药3个月后自行停药,改服中药,但患者又出现上述发作,每天发作10次左右,再次给予丙戊酸钠0.2 每日3次,治疗后未再发作,2年半后随访,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3.
鞘内皮质醇疗法国外早有报道,近年国内也有鞘内地塞米松疗法(Intrathecal Dexam-thasone Therapy 以下简称 IDT)治疗脱髓鞘疾病和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报道,疗效较好,但尚未见用 IDT 治疗其它类型神经系统疾病之报道,我科近年使用 IDT 治疗急性脊髓炎、化学性腰骶段脊髓蛛网膜炎、结核性脑膜脑炎并后颅窝粘连、脑干脑炎以及脊髓灰质前角炎后遗肢体瘫痪肌萎缩共5例。其中除一例无变化外余各例均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疗效,特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儿童获得性失语性癫痫,在临床上较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1病例 1.1例1女,9岁。因“发作性言语不能3个月”于2003年4月6日入院。患者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于2002年12月3日行室间隔修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持续抗凝治疗。2003年1月5日出现阵发性双手痉挛握拳、不能讲话,但神志清楚,可以行走,有时仅出现头向后仰,不能讲话,持续3—5min后恢复正常,最长1次持续20min,每天发作3—10次,发作时均无大小便失禁,无舌咬伤。既往无癫痫病史及高热惊厥史。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心脏血液动力学检查正常,凝血功能正常;头颅CT及脑电图均正常,诊断为“癔病”,给予心理暗示及药物治疗1个月,未见好转;后行24h动态脑电图检查发现有多次阵发性尖波、棘波发放,连续发放达10多秒,诊断:儿童获得性失语性癫痫。给予丙戊酸钠0.2每日2次治疗,发作明显减少,1个月后发作停止。  相似文献   
5.
以脑膜炎为临床首发症状的白血病较罕见,我科收治了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53岁.入院前3周“感冒”后发热、头痛,经抗生素等治疗热退,但头痛进行性加重而收入院.4岁时曾患过“脑膜炎”(性质不详,已愈),20岁时患过肺结核.入院检查:皮肤粘膜无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视乳头水肿、点片状眼底出血,颈软,无脑膜刺激征.脑电图,胸部X片,头颅CT及MRI正常.血象、血沉、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纤维蛋白原49g/L,腰穿脑压225mmH2O,WBC142个/mm3;脑脊液细胞学呈淋巴细胞中~高度增多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心、脑血管病口腔健康情况,探讨口腔疾病与心、脑血管病间的关系.方法对117例心、脑血管住院病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结果大多数中老年患者口腔内牙石、龋齿、残根、失牙较多,患有牙周炎与牙龈炎约占2/3.结论牙周病和龋病可能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要提高中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例颈段脊髓病变误诊为周围神经损伤匡秀*例1,女,29岁,左手指无力6年,进行性加重,查体:左手呈爪形,小指、无名指、中指伸不直,手背伸肌无力,左手握力肌力4级,左手指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左上肢痛觉减退,深感觉正常。在外院骨科就诊,误诊为左手尺...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1984—1990年我科有6例经头颅CT扫描确诊的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50岁—74岁。均有高血压病史。主要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呕吐,尿失禁3例,抽搐1例,昏迷3例,意识模糊1例,意识清楚2例。血压均升高,其中5例的脉压差超过8.7Kpa。6例均有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引起溶血性贫血及脑病1例匡秀青霉素PG引起溶血性贫血及脑病较为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62岁,既往无溶血病及药物过敏史。1994年12月因肺部感染,用PG400万U静滴,连用3天无不适。1周后仍咳嗽,用PG80万U肌注,2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重症肌无力(MG)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胸腺增生及胸腺瘤,需针对免疫学特点而治疗.方法:采用激素合并吡啶斯的明治疗,并行胸腺CT或MRI检查,对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者采用手术切除.结果:75例好转,2例死亡,10例复发者均为激素治疗时间过短,6例并发糖尿病、结论:MG患者常规行胸腺CT或MRI检查,发现有胸腺瘤及胸腺增生者应早期行手术治疗,同时用激素与吡啶斯的明治疗,治疗期间定期验血糖,一旦发现糖尿病及早治疗,并停用激素,换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