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质NF - k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活血熄风方对MCAO模型大鼠脑皮质NF - k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活血熄风方能抑制MCAO模型大鼠脑皮质NF - kBp65蛋白表达.结论:活血熄风方对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kBp65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鼠灌胃刺五加提取物后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中异嗪皮啶(M0)及其代谢产物。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325 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刺五加提取物,分别采集给药后1,1.5,2,4,6 h肝门静脉血液并用SPE技术制备血浆;采集0~12 h胆汁并用SPE技术制备;0~12 h,12~24 h分别采集尿液和粪便样品并制备样品,采用UPLC-Q-TOF-MS技术和Metabolynx XS软件联合的方法分析。结果:在大鼠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中检测到M0,在血浆和胆汁中检测到代谢物异嗪皮啶葡萄糖醛酸苷(M1)。其中M1是首次报道的异嗪皮啶代谢产物。结论:异嗪皮啶在大鼠体内以葡萄糖醛酸形式代谢,最终又以异嗪皮啶形式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灌胃刺五加提取物后血浆和胆汁中刺五加苷D(M0)及其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刺五加提取物,分别采集给药后1h、1.5h、2h、4h、6h后肝门静脉血液和0~12h胆汁,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Metabolynx XS软件,对大鼠血浆和胆汁中刺五加苷D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基于质谱裂解行为和文献报道,在大鼠血浆和胆汁中未检测到M0,但在血浆中检测到刺五加苷D代谢物(M1),在胆汁中检测到M1的进一步代谢物(M2)。其中M1和M2是作者未见文献报道的刺五加苷D的代谢产物。结论:刺五加苷D在大鼠体内是在去葡萄糖后,以葡萄糖醛酸化和去甲基化的形式被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质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活血熄风方对MCAO模型大鼠脑皮质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活血熄风方能抑制MCAO模型大鼠脑皮质NF-κBp65蛋白表达。结论:活血熄风方对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p65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薯蓣科植物黄药子(Dioscorea bulbiferaL.)块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95%乙醇提取物经系统溶剂萃取后,得到的氯仿萃取部分,应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鉴定为黄独乙素(diosbulbin-B,Ⅰ),β-扶桑甾醇(β-msasterol,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S)5乙基-8,8-二甲基壬醛(《S)-5-Ethyl-8,8-dimethyl nonanal,Ⅳ),2,3-Dihydroxyicosanoic酸(2,3-Dihydroxyicosanoic acid,Ⅴ).结论:化合物(Ⅱ)、(Ⅳ)、(Ⅴ)为首次从黄药子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山楂叶总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山楂叶资源丰富,价廉易得,而山楂叶总黄酮为山楂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现就其对心脑血管、降脂降糖降压、抗氧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交实验优选锁阳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中药锁阳的总鞣质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L9(34)设计该实验,以总鞣质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用比色法对锁阳总鞣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选工艺为选用10倍药材量的70%丙酮,回流提取1h。结论:优选工艺提取的总鞣质的含量较高,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黄连解毒汤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组方中君、臣、佐、使药的配伍规律.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54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连组、黄连-黄芩组、黄连-黄芩-黄柏组、黄连解毒汤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 25 mg·kg-1大鼠体质量)造模;各给药组干造模前30 min ig给予黄连、黄连-黄芩、黄连-黄芩-黄柏、黄连解毒汤1次(分别为7.2,12,16.8,24 g生药/kg大鼠体质量);收集造模后1,3,5,7,13,22 h各时间点的尿液,尿液样品进UPLC-TOF/MS检测分析,质谱数据采用MarkerLynx XS软件统计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在得分图中,黄连组与模型组混为一组,黄连-黄芩组与模型组较接近,离空白组较远,黄连-黄芩-黄柏组与模型和空白组显著聚类区组,并且与空白组较接近,黄连解毒汤组与模型组和空白组显著聚类区组,与它们的距离相当;同时黄连、黄连-黄芩、黄连-黄芩-黄柏和黄连解毒汤各给药组分别对33,15,36,40个生物标志物具有干预作用,综合评价各实验组对热病证候的整体代谢和生物标志物的干预作用,结果黄连解毒汤全方作用最好,黄连-黄芩-黄柏次之,黄连作用第三,黄连-黄芩的干预作用最弱.结论:黄连作为方中君药发挥主要的药理作用,黄柏和栀子作为佐使药也发挥了其各自的作用,但黄芩作为臣药的地位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9.
目的: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蒙成药苏格木勒-7味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增加了豆蔻、沉香、肉豆蔻的薄层鉴别方法;建立沉香中沉香四醇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应用Waters XBridge C18(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沉香四醇进样量在67.8~678.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4.01%,RSD为1.49%。测定样品9批,沉香四醇含量为0.032~1.07 mg·g-1。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准确,能显著提升苏格木勒-7味丸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