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4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均行乳腺钼靶摄影,钼靶X线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误诊13例,其中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7例,分别为乳头状癌、浸润性导管癌、间叶源性肿瘤(低度恶性)、乳腺黏液癌,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4例,分别为乳腺纤维瘤及肉芽肿性病变,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炎性脓肿误诊为乳腺增生各1例.结论:钼靶X线乳腺肿块病变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磁共振成像(MRI)为金标准,用双源CT(DSCT)定量评价左心功能,探讨DSCT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主动脉瓣病变欲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21例,全部病例均行DSCT和MRI心功能分析检查.由有经验的2位放射科医生独立进行,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两种仪器间测量值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检验,同一仪器测量值的差异相互关系用组内相关系数描述,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DSCT和MRI两种方法测量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相关性高,r值(EDV)=0.93,r值(ESV)=0.94,r值(SV)=0.89,r值(EF)=0.85.EDV均值:DSCT> MRI;ESV均值:DSCT> MRI;SV均值:DSCT> MRI; EF均值:DSCT> MRI.同一仪器三次测量值的差异相互关系(ICC值):MRI测量的EDV、ESV、SV、EF值的ICC值在0.8~1之间;DSCT测量的EDV、ESV、SV、EF值的ICC值在0.6~0.75之间.结论:DSCT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并可在不增加放射剂量的前提下,一次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收缩功能,能够为临床主动脉瓣置换术前评估及制订手术方案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评价健康人心室除极起源及顺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频谱DTI模式观察28例健康志愿者心脏的活动。结果:频谱DTI心脏各节段心内膜激动均早于心外膜(P〈0.05)、健康人窦性搏动的心室除极起源于室间隔基中部,不同心室壁不同节段除极收缩顺序不同。结论:DTI可以直接准确无创地评价健康人心室除极起源及顺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乳腺钼靶X线和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均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所有患者钼靶X线片中均未见肿块及钙化,其中9例乳腺可见结构不良,部分可见毛刺,6例腺体不对称致密伴局部皮肤增厚,3例乳导管阳性征伴乳晕区皮肤增厚,5例诊断为未见肿块而漏诊。超声诊断21例患者可见单纯肿块,2例未见任何征象而漏诊。结论:X线钼靶片联合超声检查,有助于钼靶未见肿块及钙化的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高频超声、磁共振扩散加权神经成像技术(DW-MRN)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CTS患者14例(17只手腕,CTS组)和健康志愿者13例(正常对照组,19只手腕)。两组行DW-MRN扫描,由2位阅片者独立测量腕管内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并同时行高频超声测量横截面积(CSA)。采用Student t检验检测CTS组和正常对照组腕管内正中神经CSA 和ADC值的差异,并进行ROC分析。 结果 CTS组与正常对照组腕管内正中神经CSA 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TS组CSA的ROC曲线下面积较ADC值高(AUC>0.8),两者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W-MRN对CTS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与目前临床公认的高频超声诊断效能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5例初诊高血压痛患者测量二尖瓣环等容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收缩期峰值速度。以脉压〈50mmHg及≥50mmHg分为两组,对两组指标分别进行τ检验。并分析脉压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痛患者脉压增加组等容舒张时间延长,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减低,与脉压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脉压与等容舒张时间相关系数r=0.62,与舒张早期峰值速度r=0.53。结论:本研究显示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增加可引起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多普勒组织成像可敏感的反映左心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自动肠套叠复位仪与自制简易空气灌肠仪治疗儿童肠套叠的效果.方法:分别用自动肠套叠复位仪和自制简易空气灌肠仪治疗急性儿童肠套叠各48例,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9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中应用自制简易空气灌肠仪成功整复41例,占85%,7例(15%)未整复;应用自动肠套叠复位仪成功整复42例,占87.5%,6例(12.5%)未整复.结论:自动肠套叠复位仪与自制简易空气灌肠仪治疗儿童肠套叠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自制简易空气灌肠仪具有较安全、快速、价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探讨超声诊断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的价值.方法 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9月27例糖尿病高渗状态伴肌肉肿胀、疼痛患者,经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19例.27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18例,其中17例与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符,漏误诊3例.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正确的17例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患者超声表现,观察病变肌肉的连续性、肌肉纹理回声、病变部位、形态、边界、范围、有无液性无回声区和范围、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探测病变肌组织内有无血流信号显示.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的17例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患者,二维超声显示病变区横纹肌均明显肿胀,分别位于骨盆附件肌肉(6例)、下肢肌肉(8例)、上肢肌肉(1例)和后背肌肉(2例),病变范围17 mm×13 mm×9 mm至62 mm×39 mm×19 mm.其中6例肌肉弥漫性肿胀,11例肌肉内出现界限清晰的肿块样结构;病变区横纹肌肌纹理模糊不清,内部出现不均匀的强回声及低回声,呈现云雾状或毛玻璃样回声,其中7例病变中心出现强回声斑,6例于肌束间出现液性无回声区及强回声,4例肌肉与骨表面出现液性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病变肌肉内均无血流信号.结论 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症超声表现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双源CT(DSCT)测量不同心率、不同时相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寻找测量二尖瓣口面积的最佳重建时相。方法 选取91名DSCT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且经临床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按心率分为2组(心率>75次/分组、心率≤75次/分组),每隔5% R-R间期分别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分析两组患者舒张期时相的差异及二尖瓣口面积与心率和重建时相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舒张期时相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舒张期重建时相个数呈明显负相关;两组于R-R间期60%测量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测量二尖瓣瓣口最大面积一般在R-R间期60%;心率与心动周期重建时相个数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CTA)在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患者的双源CTA图像进行分析.以DSA为金标准,统计双源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双源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敏感度分别为86%、82%、100%,特异度分别为96%、92%、96%.结论 双源CTA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